2025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呈现特点分析: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25年形势展望及重点工作。其中指出,国有企业经营普遍困
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25年形势展望及重点工作。其中指出,国有企业经营普遍困难,2025年有色金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额占全行业的67%。
有色金属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产品涉及的种类多,应用领域广泛,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发展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受国内宏观经济“新常态”发展、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处于调整期,产量持稳增长,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但业内依然存在冶炼能力过剩、矿山资源保证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调整期下,2025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由2013年的大幅增长逆转为大幅下降。2025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1.33亿吨,较2013年减少5600万吨;下降28.65%,增速较2013年下降55.96个百分点。2025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呈现如下特点:
一、进出口较2013年放缓,月度增速呈巨大起伏
2025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口1.24亿吨,较2013减少5700万吨;下降30.6%,增速较2013年下降58.6个百分点。出口906.66万吨,较2013年增长100多万吨;增长14.04%,较2013年下降2.06个百分点。

从月度来看,除1月进口达1890.51万吨外,其余11个月均徘徊在1000万吨。出口量相对有限,除12月达101.10万吨外,其余月份均低于100万吨,不足进口量的11%。从增速来看,进出口增速呈两极分化态势。有色金属进口除1月飞增43.28%,其他11月均呈现负增长,4月达最大降幅,下降50.15%。出口方面,2月增速下降24.69%,与12月相比,增速大幅下滑66.87个百分点。
二、出口平均价格持稳,进口价格增势显著。
2025年,我国有色金属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22540.3元人民币,小幅下降3.21%。从月度出口平均价格看,2月我国有色金属出口平均价格达年度最高,攀升至每吨26522.2元人民币,11月跌至每吨20622.2元人民币,为年度最低价格。进口平均价格增长显著,10个月份的增长均超过28%。其中,4月进口平均价格达每吨7317.10元人民币,增长109.10%,价格和增速均达年度最高。最新有色金属行业分析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25年常用有色金属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三、一般贸易占据主导,进口降出口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保持增长
2025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有色金属1.24亿吨,下降34.54%,占同期我国有色金属进口总量的85.57%。同期,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进口1041.35万吨,增长10.46%,占比8.42%。
2025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有色金属906.66万吨,增长12.65%,占同期我国有色金属进口总量的60.55%。同期,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出口118.61万吨,增加6.45%,占比13.08%。
四、国内需求放缓,镍矿砂及其精矿、铝矿砂及其精矿等矿砂类商品进口大幅下降,主要出口商品未锻轧铝及铝材保持快速增长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下降影响,有色金属矿砂类商品进口呈现大幅下降。2025年,我国进口镍矿砂及其精矿4780.91万吨,下降32.90%,在我国全部有色金属进口中的占比38.67%。进口铝矿砂及其精矿3623.39万吨,下降48.44%,占比29.31。两类矿砂类商品占全部有色金属进口总量的近9成。出口方面,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433.54万吨,增长19.19%,占有色金属出口总量的47.82%。未锻轧锌及锌合金出口13.27万吨,增长23.60倍。
五、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出口市场相对分散
我国有色金属进口主要集中在菲律宾、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2025年,我国自菲律宾进口3682.92万吨,增长22.57%,占同期我国有色金属进口总量的29.79%。自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分别进口2363.47万吨和1949.39万吨,占比分别为19.12%和15.77%。前3大进口市场占比合计为64.68%。我有色金属出口的前3位市场为中国香港、韩国和美国,3者出口合计占比为35.65%。
六、民营企业及其它企业为进出口主体。
2025年,我国民营企业及其它企业进口5592.25万吨,下降37.60%,占我国有色金属进口总量的45.23%;出口571.84万吨,增长19.64%,占我国有色金属出口总量的63.07%。外商投资企业次之,进口3334.26万吨,占比26.97%,下降32.41%;出口221.90万吨,占比24.47%,增长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