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手机卡套餐仍包含短信服务?: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许多人认为短信功能已被即时通讯软件取代,但实际生活中,短信仍承担着重要角色——接收验证码、银行交易提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许多人认为短信功能已被即时通讯软件取代,但实际生活中,短信仍承担着重要角色——接收验证码、银行交易提醒、快递物流通知等场景均离不开短信服务,尤其对部分中老年用户、商务人士或特定行业从业者而言,短信套餐仍是选择手机卡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文将详细解析当前市场中仍保留短信套餐的主流手机卡类型,帮助用户根据实际需求作出合理选择。
三大基础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基础套餐中,短信服务并未完全消失,但呈现两种趋势:
1、
月租30元以下的套餐多采用“流量+通话”模式,短信按0.1元/条收费,例如中国移动“飞享套餐”基础版含5GB流量与100分钟通话,短信需额外计费。
2、
月租88元及以上套餐通常包含100-300条不等的免费短信,以中国电信“畅享套餐”为例,月费129元可享30GB流量、500分钟通话及200条短信,适合有群发需求的用户。
虚拟运营商(MVNO)凭借灵活资费在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短信套餐设计更注重场景化:
1、
19元月租包含1GB流量与100分钟通话,短信需单独购买(10元包150条/月),优势在于可叠加阿里系APP免流服务,适合电商从业者。
2、
支持“按需定制”模式,用户可自主分配月租至通话、流量或短信,若每月分配10元至短信,可兑换200条额度,灵活度较高。
3、
部分促销套餐赠送50-100条短信,需关注限时活动,618特惠卡”曾推出月费39元含5GB流量、100分钟通话及80条短信的组合。
尽管短信使用频率下降,但特定场景下仍具不可替代性:
1、
若仅需接收验证码,选择“0元短信套餐+按条计费”更经济;如需主动发送工作通知,建议选择含100条以上免费短信的套餐。
2、
部分运营商针对教师、医护人员等职业推出专属套餐,短信额度较普通套餐提升30%-50%。
3、
个别套餐宣传“短信不限量”,但实际限制为每日发送不超过100条,超出后需人工解封,签约前需仔细阅读条款。
随着5G消息(RCS)的推广,传统短信正逐步向富媒体化转型,目前中国移动已试点“5G新消息”套餐,用户可在短信界面直接完成订票、支付等操作,这一技术虽未完全普及,但预示短信功能将从“文字通道”升级为“服务入口”,建议普通用户保持观望,短期内仍以传统短信套餐为主;商务用户可尝试开通运营商提供的RCS测试服务,提前适应交互升级。
从个人体验看,短信套餐的取舍需回归本质需求,曾接触过一位社区工作者,其日常工作需向居民发送防疫通知,每月消耗约300条短信,经对比,最终选择月费68元的联通“政企通”套餐(含300条短信、20GB流量),成本较“低月租+按条计费”模式节省45%,可见,脱离使用频率谈套餐优劣并无意义,精准匹配方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