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节后行情演绎得风风火火,个股轮番上涨,很多股友都赚得笑逐颜开,但板块中我感到机器人概念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以后,今天的南通锻压也开始蠢蠢欲动了,对于机器人的长期趋势我还是比较看好的,机器人产品已经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实现大规模应用。由于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市场,机器人替代空间巨大,中国将会在2025年超过日本,成为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
一、用工成本增加,机器人替代人力将会深入各个经济领域
随着劳动成本的不断上涨,企业用工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吞噬正在上演。据统计,2012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相比,上涨大约60%,且有更多的年轻人希望就职于IT企业。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用工问题变得日趋困难,客观上导致中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不断扩大。据统计,2012年,北京、四川、江西、陕西、深圳、山东、上海、天津、广西、宁夏、甘肃、山西、云南、重庆、江苏、新疆、福建、海南、青海、湖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这23个省市先后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以深圳市为例,多年以来不断上调最低工资。今年年初深圳也再次上调了工资,但用工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目前占据国内机器人80%市场的下游行业主要有汽车、电子和汽车零配件。同时,其他行业也在不断尝试应用机器人。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厂富士康的董事长郭台铭就深有体会用工管理上的难处,现在都传富士康将与谷歌合作研发机器人技术,机器人的研发将会加快机器人的替代,纵有一天会深入到各个经济领域。

了解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25年中国焊接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前景投资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二、机器人的不可替代性,增加了企业的竞争性和提高了效益
在生活和企业的各个领域,有些事情是人不可以胜任的,只有机器人才能做到,比如有些危险比较大的工作,工业机器人能替代目前越来越昂贵的劳动力,同时能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据了解,富士康机器人可以承接生产线精密零件的组装任务,更可替代人工在喷涂、焊接、装配等不良工作环境中工作,并可与数控超精密铣床等工作母机结合制造模具,提高生产效率,替代部分非技术工人。可以说,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降低废品率和产品成本,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降低了工人误操作带来的残次零件风险等,其带来的一系列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例如减少人工用量、减少机床损耗、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机器人具有执行各种任务特别是高危任务的能力,平均故障间隔期达60000小时以上,比传统的自动化工艺更加先进。大家都知道近期炒的比较火的特斯拉概念,特斯拉汽车在价格上能够叫板奔驰、宝马,很大程度上是它的生产基本上是用机器完成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机器人为制造业带来变革,这个也符合我们的改革思路。2012 年,国务院发。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要重点发展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核心关键技术。科技部也于同年发布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要突破重点技术方向的重要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仿人、四足高端仿生平台系统集成,引领服务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等多项目标。2013年4 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成立的“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旨在促进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指导国内企业进步,推动行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