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到:本周交易所债券市场波澜不兴,在连续上扬后近期遇阻并作平台整理,显示债市近期偏弱的特征。从技术指标分析,本周出现了两个惊人一致的现象:从MACD指标来看,四大债指均是拐头向下,且DIF都同样处在DEA之下;从CCI指标看,四大债指均处在100以下或中轴位之下。技术指标说明近期债市正面临着调整,但总体债券市场发展趋势并没有发生逆转。
债券市场短期调整的压力主要来自市场预期和流动性两个方面。早在5、6月份的时候,市场对于央行定向降准之后全面降准的预期非常强烈,甚至预期央行会在三季度降息。但目前来看经济有企稳迹象,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需要观察。其次,自6月份IPO重启以后,市场对资金面流动性的预期也正在发生变化。下半年,微观的流动性相对上半年要紧一些,但广义流动性可能比目标值还要高,央行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在减弱。此外,三季度债券市场供给也比较大。因此短期内债券市场将迎来调整。
在债券市场调整的关口,密集的信用事件披露,对市场情绪带来进一步负面冲击,尤其是民营高收益债板块,借机获利回吐的压力比较大。事实也是如此,近期信用风险事件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初是“09宜华债”发行人宜华木业传出实际控制人“失联”,随后是恒顺达、华通路桥同时曝出债券兑付困难,紧接着再有媒体报道中小企业私募债“12金泰债”已本息违约,所涉及的债券类型包括公司债、短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私募债。
7月23日,公募债市场再现刚性兑付,华通路桥免于沦为中国公募债券市场本金违约的“第一家”。然而,接连不断的风险事件表明,违约风险的警钟长鸣,市场对待民营企业债券的风险规避情绪,恐怕不会以个别产品的刚兑为转移。考虑到企业信用基本面尚未见底,局部违约风险仍需警惕,个别危机产品被兑付后,市场违约预期恐难以像往年一样迅速缓解。
与同评级的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发行人具有资产规模较小、融资渠道较窄、外部支持较弱、股东风险较大等风险特征。而当企业内部现金流枯竭时,融资渠道和外部支持这两个因素是有可能帮助企业度过信用危机的唯一手段。在这一点上,民营企业相比国企确实具有不可否认的劣势,这从国有企业银行借款中信用借款占比明显高于民营企业、借款利率也普遍低于民营企业可见一斑。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9年全球债券市场需求及投资预测价值分析报告》了解到,今年融资市场更加倾向于国有企业和政府支持项目的结构性特征,使得货币环境的改善对于民营企业的帮助有限。今年信用债发行节奏加快,发行规模扩大,融资成本也较去年下半年显著下行,但融资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以央企、城投平台、地方国企为代表的国企部门,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趋于收缩、融资成本还有所上行。而在经济形势比较低迷,企业内部盈利和现金流改善缓慢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风险的可能性更大。在此背景下,对于民企债券保持足够的谨慎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债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了解到,由于前期经济累积的下行力量,以及政府托底而非刺激的政策前景,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和违约事件的爆发会降低市场风险偏好,低等级信用债券利差将扩大。产业债券相较于城投债而言,拥有自主经营能力强、盈利能力及现金流产生能力强、对政府及政策依赖性较弱的特点,受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弱,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比,并可以回避地方政府债务等敏感问题。然而,随着信用债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不同产业的债券信用风险溢价差异会更加明显,产业债需要在优选产业的基础上精挑个券。总之,三季度挑选个券,避免兑付危机,将是投资债券不得不重视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