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民公园碧草如茵,龙西湖畔嫩枝吐绿,幸福园内游人如织……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百里画廊般的美丽风景吸引了四方游客前来观光。作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华西村走出了一条以“农业游、工业游、教育游”等特色旅游路线为主的旅游发展之路,年均接待海内外各地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旅游业已经成为华西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华西村,是江阴创新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农业在江阴只占GDP的1.58%,但73万农民的收入决定着江阴幸福指数的高低。江阴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鼓励支持“三资”大规模投资发展高效农业,把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使以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农业成为催生新型经济业态的“酵母”,眼下农业旅游经济“接二(工业)连三(三产)”正在江阴蓬勃兴起。
2025年,原来开工厂的费剑英带着全部家产来到徐霞客镇,6年多时间里,把一片光地发展成集科研、生产、贸易、旅游、科普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农业企业———九州果业有限公司。如今,这里出品的绿色食品占无锡全市的四分之一。目前,江阴市已经形成了一批以展示优美乡村、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的观光型农业园区、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的农林生产、科普、教育基地和以展示农村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的休闲型农家乐园80多家。其中,华西农林科技示范园、江苏九州果园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去年该市实现农家乐餐饮、垂钓、农产品销售收入近4亿元。
不少农业企业在发展中成功“嫁接”了工业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从资金投入、企业内部管理到市场销售,无一不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流程。不仅有效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更导入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为现代农业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截至目前,江阴“三资”投农已近45亿元,“三资”投入农业企业近200家,经营面积超过8万亩,农业规模经营比例达73%。江阴还通过企业化运作、园区化管理、专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把零散的田块进行综合整治,加快推进万顷良田工程,再造现代“鱼米之乡”。
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江阴农民的就业方式,为广大农民特别是中老年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让他们的收入更有保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已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2.6万人,农业旅游经济富民的同时,还改变城乡面貌,江阴的绿化面积正以每年4万亩的速度递增。
更多农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农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