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甘霖称,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正处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已经纳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十一五”期间,广西共投入近15亿元建设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取得一批重大的中医药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广西药用植物园积极推进升级改造建设,向世界级药用植物园迈进。梧州市提出建设“医药梧州”。玉林市成功举办中国中医药博览会,打造“南方药都”。来宾市大力发展瑶医药事业,连续两年举办瑶医药发展高层论坛。百色市继承并发展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靖西端午药市。广西中药基源种达4623种,居中国第二位,建立了罗汉果、两面针等29种壮瑶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广西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诊疗技术和方法,韦氏十八法、朱琏针刺法、穴位埋线、捏脊疗法等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壮医药线点灸、经筋推拿、药物竹罐、刮疗、针挑等广泛应用于壮瑶医临床。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壮瑶医药至今仍是当地民众赖以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主要卫生资源之一。
更多医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医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