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未来稀土产业发展趋势解析

未来稀土产业发展趋势解析

  • 更新时间 2025-03-30 15:54:32

摊开资源地图,我们会发现世界最大的稀土矿业处于关闭或半歇业状态中,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美国的芒廷帕司稀土矿和贝诺杰稀土矿、加拿大的托尔湖和霍益达斯湖稀土矿、澳大利亚的韦尔德山稀土矿和诺兰稀土矿等。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工业品处处长晁宁10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白银年会上称,中国稀土[2.99-3.86%]储量在1996至2025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有可能需要进口。

美国芒廷帕司稀土矿关闭封存的理由是造成了极大的环境问题,但美日欧等国及地区却对中国因为稀土开采造成的环境压力予以忽视。在中国南北两大稀土产区目前都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贺州稀土界的一位人士称,“对于各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稀土开采权证问题,这次会议可能不会讨论。”此前,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刘连和就曾经表示,目前稀土开采权证的重新分配依旧处在编制整体规划的阶段,没有任何时间表。

行业整合出口配额如何调整

11月10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2025年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对2025年稀土出口配额的数量,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具体数字还在程序之中,商务部领导此前说,中国会保障国际市场的需求。

11月30日下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大(上白下田)章宏在参加内阁会议后对日本媒体表示,又有2艘稀土运输船获得中国的通关许可,此外,还有2艘已装船的稀土运输船即将离港驶往日本。由于之前已有6艘稀土运输船获得中国的许可,加上当日确认的4艘,在日本宣称中国停止稀土出口的9月23日之后,日本实际上已获得10船稀土的进口。

毫无疑问,这总共66吨的对日稀土出口,其象征意义远远大过经济意义。让包括日本在内的那些对中国即将公布的稀土出口配额感到“恐慌”国家稍微松一口气。

正是出于对中国缩减稀土出口配额的“恐慌”,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10月曾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召集美、英、德、法、韩等国驻华大使,要求中国缓和对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欧盟企业界近来叫嚣受到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影响,并要求欧盟采取措施。

在国际上,稀土配额已经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但在国内,这还纯粹是个经济问题。

“短期内国内消费量不会有大的提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分析人士称,“出口收紧必然会导致产量降低,这对于环保是个大好事。另一方面就是以一种最自然最廉价的方式实现了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

上述人士还指出,出口收紧对于企业的影响也有限,“价值的提高能够抵消产量的缩减。”而且因为受到出口限制的只是初级产品,这有助于促进企业朝深加工和稀土应用方面发展。

赣州稀土行业相关官员说,中央治理决策要顾及稀土产业各链条企业的生存,大量中下游加工企业担心央企强势控制后自己生死难卜。在发表担忧言论的同时,赣州政府也在主动大力招引下游加工企业。从业者分析,这显然是地方政府增加博弈砝码的一种方式,他们正在利用各种方式聚集力量,试图形成足够影响中央决策的产业规模。

利益失衡技术瓶颈如何突破

有媒体报道称,“稀土资源价格一直在攀升,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大家在低附加值的资源上赚够了钱,可能会在应用技术上不思进取。”

这是一句大实话。赣州市政府一位官员告诉记者,五矿也好、中铝也好,其实最终目的都是矿山,都盯着采矿权,“这一块的利益太大了,而且几乎没有风险。”这位人士称,中国五矿在赣州,仍停留在加工的初级阶段,而本地孵化出来的许多企业,都能到深加工的三级、四级产品。

据了解,一般来说,原料、分离产品、新材料、器件价值比例约为1∶10∶100∶1000,也就意味着越到下游,产业附加值越高,但是越到下游,技术门槛也越高。

有数据表明,日本将90%以上的稀土用于高新技术,而我国稀土主要应用在传统领域。没有一两稀土的日本从我国赚取了大量利润——先进制造业跟不上,使得我国把稀土带来的巨大优势拱手让人。

南京稀土应用研究会副理事长王仲山则主张在稀土领域自主创新,“中国的稀土资源技术还是需要自主创新,否则永远都是跟在人家后面,想通过交换得到技术也不现实”。北大长江学者、稀土材料博导严纯华则建议通过央企的兼并整合来推进行业技术升级,可以推动稀土应用领域的科技水平快速提升。

各方争利混乱产业如何整合

今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明确将稀土列为6大行业之一。“这意味着,原来的123本采矿权证会大大减少,整合到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央企手里。”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央有关部门目前已经确定国内稀土领域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几家央企作为未来5到10年的整合主体,而为破除跨地区企业兼并重组的障碍,相关部委拟将散落地方的采矿权收归中央。

但是,对于拥有资源的地方政府而言,采矿权收归中央显然不是他们乐于见到的结果。11月9日,福建龙岩市政府宣布,未来几年内,福建省将在龙岩打造“中国海西稀土中心”,作为政府主导的资源应用平台,“中国海西稀土中心”的功能是统一整合、统一收购、统一分配稀土资源,从而促进福建稀土资源的集约化发展。据了解,厦门钨业[48.16-1.93%]是福建稀土整合力量的主导。2025年底,厦门钨业全资收购长汀稀土并成立龙岩稀土,成为手握钨、稀土两大资源的有色巨头。目前,福建省一共审批了六张稀土开采证,其中3张纳入厦门钨业麾下。

因此,“中国海西稀土中心”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高调推出,不可避免地被业内认为是福建保护地方稀土资源的动作。这与江西赣州稀土管理的“赣州模式”异曲同工,其微妙处都在地方政府牢牢抓住资源开采权,用“统一分配”的模式引进下游企业,打造产业链条。

更多稀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稀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未来稀土产业发展趋势解析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