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通常指除去铁(有时也除去锰和铬)和铁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属。有色金属可分为重金属(如铜、铅、锌)、轻金属(如铝、镁)、贵金属(如金、银、铂)及稀有金属(如钨、钼、锗、锂、镧、铀)。
2025年的有色金属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价格上涨迅猛。2025年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受供给侧改革影响。由于2025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金属价格处于阶段性底部,位于成本分位线上端的产能相继关停、减产,使得行业逐渐步入自然式去产能,叠加政策性去产能,给端产能过剩的情况逐步出清;另一方面是需求的改善,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出台带来房地产销售状况的好转,基建投资加速带来制造业投资回暖、汽车等工业产品产销状况改善。
阳春三月,全国两会也正式拉开了序幕。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从中可以预见到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将会受到的影响和产生的变化。

有色金属需求减缓。首先,2025年GDP下调至6.5%。基于国外复杂经济形势以及国内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6.5%,而2025年的GDP为6.7%。这意味着,相较2025年,国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所放缓,从去年的快速增长期过渡到今年的平稳期。其次,房地产因城施策去库存。报告强调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相较于2025年国家对房地产的鼓励政策以及银行宽松的信贷资金,去库存力度范围缩小,部分城市的限购政策加大升级。“三去一降一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第一条,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首先是去产能。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初级产品能力过剩,高端产品严重短缺,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据统计,2025年全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合计5283万吨,同比增长2.5%。分品种来看,2025年全国精炼铜、原铝、铅、锌产量增长幅度分别为6.0%、1.3%、5.7%、2%。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下,实现了平稳增长。而2025年,这一条仍然被纳为重点,大量落后、过剩的产能要坚决淘汰,并创新供给,带动有色金属行业发展。
环保加码,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2025年环保严查,分别对铝、铅、锌和锡有较大影响。今年,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一份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六个地方政府发布的文件显示,近30个北方城市将削减铝产能30%以上,以减少冬季空气污染。这意味着,对落后产能以及环境不友好产能的关停仍会加大力度,供给方面会有所减少。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相较2025年,2025年有色金属需求方面会有所放缓,从经济增速趋稳以及房地产去库存力度减小可以看出这一点,不会像去年那么强劲。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方面,首先,国家去产能的领域扩大到煤电,今年要去5000万千瓦,这意味着有色金属生产成本会上涨,支撑有色金属的价格。其次,由于环保原因,铝、锡、铅、锌这种生产过程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金属,关停力度并不会减小,供给方面会缩小,对有色金属价格形成支撑。
综合上述观点,并且通过对政府的工作报告解析,有色金属的需求在2025年将有所减少,在供给端方面的持续收缩,呈供需两弱局面,价格不会像2025年那样大幅增长,也不会大幅下跌,将在高位以大幅震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