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宇博智业研究中心指出像雾霾为空气净化器产业带来发展一样,消费者对食用油安全的担忧也带来了家用榨油机的盛行。尽管在商家对家庭自榨油多以更加安全的特点来宣传产品,但有专家却表示,家庭自榨油不仅在原料选择、机器清洗方面容易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自榨油的方式,在产生资源浪费的同时,所榨油品营养与市售包装食用油并无明显差别。
家用榨油机售价不菲
以家用榨油机为搜索词,在淘宝网中共搜得商品5000余件。涉及品牌多达几十个,售价也从600多元到3000元不等。据统计发现,排名前十位的榨油机品牌平均月销量据在1000台以上,最高的月销量达1700多台。
商家在对榨油机的宣传上,多以“告别地沟油”、“自榨油更健康”,“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等宣传语。对于榨油机的评价,有消费者分别留言到,“200克花生榨油耗时45分钟”,“5斤花生可榨油2斤花生油”,
“感觉炒菜吃味道好香”。
家庭自榨油非绝对安全
对于家庭自榨油消费需求的提升,消费者在使用家用榨油机时,原料选择和设备清洗对油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花生为例,尽管表面看起来很光滑,但是里面是否发霉,仅凭肉眼很难分辨。”专家表示,家庭自榨油未经过精炼加工,杂质多且易氧化变质。榨油设备不易彻底清洗干净,残留的油渍及谷物残渣在氧化后会产生霉变,带来更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以花生油为例,在企业生产中出油率可以达到50%以上,油粕还可以继续利用。与之相比,家用榨油机不仅出油率低,而且使用后产生的残渣无法被再次有效利用。王兴国表示,从食品安全和资源再利用的角度来看,以家庭榨油机的方式来保障食用油安全的办法,并不值得提倡。
自榨油营养无明显优势
消费者认为在家自榨食用油营养更丰富且安全卫生,是购买家用榨油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张坚表示,家庭自榨油与购买包装食用油在营养成分上没有太大差别。他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新鲜原料和注意操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做到随用随榨,自榨油不易大量长期存储。
更多食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食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