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四川国际煤炭工业暨矿山机械博览会上,细心的参展商从主办方提供的四川煤矿名单上发现,今年参展的四川煤矿数只有1200多个,而两年前还有近2025个。
四川省经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煤炭行业进入了“加快小煤炭整顿关闭、资源整合的关键期”,煤矿数量由2025年初的2252座锐减至1418座,到明年底,还将减少百座以上。
据悉,四川80%以上是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资源占用大、开采率低、安全隐患重等问题突出,全省煤矿企业重组势在必行。同时,受冶金等行业整体走低影响,四川全省煤炭产品库存严重,价格大幅下滑,其中,精洗煤价格一度由1800元/吨降至900元/吨左右,煤炭企业尤其是小型煤炭企业濒临生死一线,行业整合机会凸显。
事实上,四川煤炭企业整合大幕早已拉开。2025年6月,四川省经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末全面淘汰(直接关闭、扩能或兼并)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年及以下的矿井。迄今,四川全省所有3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关闭或停产等待整合。
2025年7月,四川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除简化程序等各种措施外,还涉及资源配置。通知明确,对大矿不便开采的边角资源、地方煤矿矿井内未增划的煤层以及小矿之间不能独立设置矿权的资源和2025年以前已与国有大矿签订协议划出给周边小矿的资源,可直接纳入资源整合矿井矿权范围并以矿业权核定的最低开采标高为界,标高以上全部资源(含全部可采煤层、边角零星资源)一次性配置给保留下来的小型煤矿。
而对于国家即将出台的煤炭企业重组方案,可能以企业为主体设定年产30万吨及以上的新“门槛”的传闻,和山西煤企重组规划明确,大型煤矿企业是兼并的主角,而中小煤矿之间也可以自愿组合,但重组后企业规模不得低于300万吨的做法。四川省经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完全借鉴山西做法不现实。其一,四川煤炭资源分散,在规模上占有优势的国有煤矿只拥有全省20%的产能,完全依靠国有大型煤矿企业整合难以执行;其二,四川煤层薄,占全省矿井总数60%的矿井,其产能仅为全省煤炭产量的30%左右,效益低下,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意愿不高。
业内相关人士透露,早在2025年的四川7部门意见中,就有“鼓励大中型煤炭企业参与资源整合”的相关内容。“未来的整合之路是多元的,只要有能力做大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全省煤炭产业健康发展,都将获得发展机会。”
更多煤矿行业研究分析,详见《煤矿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