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天冬)9月26日,全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在内蒙古召开,这标志着全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推进工作全面启动。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公布施行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置、使用马铃薯生产机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20%,机耕水平达到36.7%,机播、机收水平超过10%,当前各主产区已经具备加快推广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基本条件。
据介绍,随着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薯区农民应用机械播种、收获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购机用机热情逐年提高。2025年,全国马铃薯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1.34万台,比上年增加0.35万台;机收面积达700万亩,比上年增长180万亩。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生产机械的研发创新也取得突破,具备了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目前列入国家支持推广目录的马铃薯种植机型21种,收获机型38种。随着技术的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各地形成了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服务模式。如内蒙古、宁夏等地形成了有灌溉条件高垄栽、旱地覆膜栽和旱地平作等3种模式。甘肃省制定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从2025年开始,农业部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内蒙古、甘肃和贵州省,开展马铃薯生产机械购置补贴试点,推动了三省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2025年,马铃薯生产机械购置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2025年,农业部启动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加大主产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力度。
农业部表示,到2025年我国各个主产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将趋于成熟,机具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机械种植和收获水平要提高到30%以上,综合机械化水平将突破40%。当前,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做好工作,加快推动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发展。
更多马铃薯生产机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马铃薯生产机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