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制造指以纺织面料为主要原料,经裁剪后缝制各种男、女服装,以及儿童成衣的活动。包括非自产原料制作的服装,以及固定生产地点的服装制做。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当前正处在深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及加快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其面临发展的任务更显紧迫和艰巨。消费与投资需求、生产组织方式、要素比较优势、市场竞争格局、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阶段性变化。以下是今年中国麻纺织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更多麻纺织行业资讯可查询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麻纺织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增速减缓、结构调整、创新驱动,这是中国纺织经济在新常态下的显著特征,中国麻纺织行业也不例外,2025年行业呈现增速放缓,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投资减弱,内需市场有所扩大,出口市场稳定增长等特点。预计2025年麻纺织行业将延续增速放缓、调整巩固的“新常态”。
行业经济增速放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11月,全国292家规模以上麻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482.84亿元,同比增长4.06%,增速下降12.3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5%,低于纺织业的6.7%;而主营业务累计成本为424.95亿元,同比增长5.42%,增速下降11.02个百分点;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6.78亿元,同比增长6.99%,增速下降25.8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我国麻纺织行业也呈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
与此同时,主要大类产品生产出现结构性调整趋势,亚麻布生产增速加快,而苎麻布呈现负增长。据统计局跟踪的亚麻企业生产数据得知,2025年1~11月份54家规模以上亚麻企业累计生产亚麻布(含亚麻≥55%)4.22亿米,同比增长14.20%,增速提高14.09个百分点,其中江苏为亚麻布(含亚麻≥55%)生产量最大省份,累计生产19534万米,占全国亚麻布生产比重约46.26%。苎麻布生产方面,跟踪的38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苎麻布(含苎麻≥55%)4.47亿米,同比下降12.15%,增速下降13.94个百分点,其中江西为全国苎麻布生产量最大省份,累计生产苎麻布(含苎麻≥55%)29167万米,占全国苎麻布生产比重的65.21%。
由此可见,主要大类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调整,亚麻产品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苎麻产品的生产减缓,分析认为,苎麻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设备陈旧落后、用工较多、环保压力大和优质原料减少。
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12月份,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投资10362.53亿元,同比增长13.37%,其中,规模以上麻纺织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10.68亿元,同比下降3.43%,增速回落了41.46个百分点。
从数据可以看出麻纺织行业投资增速呈现负增长,不仅比纺织工业的增速低16.8个百分点,而且与2013年同期增速相比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投资的显著减少,将对麻纺织行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设备相对落后的苎麻行业和黄麻行业。
进出口稳定增长
据海关统计,2025年1~11月,全国麻纺织行业进出口累计总额24.43亿美元,比2013年的19.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11%。
进口稳定增长,麻原料为主要进口力量
据海关统计,2025年1~11月,全国麻纺织行业累计进口总额8.13亿美元,同比增长27.41%。
麻原料累计进口金额6.61亿美元,同比增长31.91%;麻纱线累计进口金额9212.64万美元,同比增长21.85%;麻织物累计进口金额5058.67万美元,同比下降1.68%;麻制品累计进口金额937.33万美元,同比下降7.48%。2025年1~11月份麻原料累计进口数量74.59万吨,同比增长9.39%;麻纱线累计进口数量10.81万吨,同比增长20.26%;麻织物累计进口数量7358.75万米,同比增长68.22%。
从进口金额与进口数量的数据可以看到,麻原料为主要进口产品,占进口总金额的81.30%,并且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主要进口种类是亚麻和黄麻原料,其中亚麻原料1~11月份累计进口数量为15.32万吨,同比增长15.65%,累计进口金额4.02亿美元,同比增长35.09%;黄麻原料累计进口数量为3.09万吨,同比下降45.19%,累计进口金额1695.24万美元,同比下降39.66%。从原料进口中可以看出,亚麻纺织企业生产加工形势比较好,对进口原料的需求逐年增加,而黄麻纺织加工行业受多方面影响逐步萎缩。
内需市场扩大
中国麻纺织行业针对内需市场需求特点,加大调整麻纺织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开发附加值高的麻类终端产品,促进内需市场发展。许多麻纺织企业都在大力开发内需市场适销产品,并且积极探索开拓内需市场的渠道,如电子商务、工厂店、加盟店、体验店等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内各大商场上也经常能看到高端时尚的麻纺织终端产品,专卖麻纺织产品的淘宝网店也开始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棉纺织企业也在尝试棉麻混纺产品的开发,尤其是含麻量在30%以下的麻制服饰产销量增长较快。据测算,2025年麻纺织产品内销约占30%,同比提高7.14%,外销在巩固发展的基础上,在全国麻纺织产品销售中约占70%。

出口稳固发展,麻制品为新兴出口拉动力量
据海关统计,2025年1~11月,我国麻纺织行业累计出口总额16.30亿美元,同比增长21.08%,出口稳固发展。
2025年1~11月份麻原料累计出口数量4725.99吨,同比下降32.73%,出口金额983.56万美元,同比增长4.2%。麻纱线累计出口数量3.59万吨,同比增长4.26%,出口金额3.08亿美元,同比增长7.84%。麻织物累计出口数量2.91亿米,同比增长8.95%,出口金额9.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4%。麻制品累计出口3.31亿美元,同比增长48.81%。从出口金额与出口数量可以看出,麻制品在出口金额中的比重也快速上升,成为新兴的主要出口拉动力量。
在麻纱线出口方面,亚麻纱线与苎麻纱线是主要出口产品,2025年1~11月份亚麻纱线累计出口数量2.86万吨,同比增长8.14%,主要销往印度;苎麻纱线累计出口数量0.23万吨,同比下降4.50%,主要销往印度和韩国,苎麻企业应注意瞄准这两个新兴主流市场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企业效益。
在麻织物出口方面,亚麻织物与苎麻织物是主要出口产品,2025年1~11月份亚麻织物累计出口数量为1.29亿米,同比增长12.8%,主要销往孟加拉国和越南,呈季节性出口趋势,每年11月到次年1月达到出口高峰;苎麻织物累计出口数量1.29亿米,同比增长3.26%,主要销往中国香港地区和韩国,这两个市场波动式发展,且有与亚麻织物互补的趋势,即亚麻织物出口淡季时,苎麻织物出口达到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