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25年中国能源行业互联网化已势在必行分析

2025年中国能源行业互联网化已势在必行分析

  • 更新时间 2025-08-14 03:22:05

  随着互联网深入应用,特别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发展与向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渗透,信息技术推动的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形成日益收到关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任何一个行业都想挤进互联网,互联网+”的未来将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业内行业分析师指出:近年来,“能源互联网”成为热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而新一轮电改方案的发布,更是激起了业界对于能源互联网的期待。能源互联网更深层内涵是将各种一次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转化成二次能源电力,通过分布式采集和使用的交互形式,结合互联网平台技术,实现公众实时的能源互联和共享。

  事实上,能源互联网在欧美多个国家已经“开花结果”。以德国为例,德国近年来推出E-Energy计划,投资1.4亿欧元,利用4年时间使得整个能源供应系统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联网,以及计算机控制和监测。通过这种方式,目前德国1000多家电力公司中,其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整体能源消费量中占比达到25%。这一数字高出中国一倍多。

  电网的售电业务上游承载发电、输配电和分布式等多维供给,下游承接工商业、居民和园区等多维度用户,其作为未来整个能源交易的数据交换中心,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推进能源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势在必行。

  相比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含义更广泛,其投资空间远比智能电网广阔。智能电网对于分布式发电的消纳能力限制于局部,而能源互联网通过大电网与微电网的技术融合,使得分布式发电的消纳范围大大扩大。这对于当前受制于电网安全性顾虑而裹足不前的风电、光伏和天然气等分布式能源有望在能源互联网时代实现质的飞跃。

2025年中国能源行业互联网化已势在必行分析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年中国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能源互联网将激发分布式能源大发展,带动电力储能市场爆发式发展。能源互联网化要发挥作用,足够的能量存储空间是基础,电力的潮流控制、分布式电源及微网将实现广泛应用。据中电联预计,到2025年全国发电总装机将达1600GW,如果其中储能发电装机占比设定为5-10%,届时储能装机容量将达80GW-160GW。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