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10分电路分析基础正弦稳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求解释里所标

10分电路分析基础正弦稳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求解释里所标

  • 更新时间 2025-07-23 10:12:07

此处使用的不是这个公式,而是使用的P=I?R=I?/G——G为电导,即1/R。

当Z=Zeq*时,负载中的无功电流完全补偿原来诺顿电路中的无功电流,即X2=-X1;此时诺顿等效电路中的电流Isc(相量)不向外部提供无功电流,只向内部的R1和外部的R2提供有功电流,而最大功率传输时R1=R2,所以R1和R2中流过的电流为原Isc(相量)的一半,即1∠0°/2=0.5∠0°A。这个就是公式中0.5?中的0.5A的由来。

最大功率传输时Req=R2=R1=1/G,即G=1/R1=0.25,这是式子中0.25的由来。

10分电路分析基础正弦稳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求解释里所标

实质上习惯了使用Pmax=Uoc?/(4R1)的话,完全可以无视上述的计算方法:

计算出等效电流Isc(相量)=1∠0°A后,同样等效阻抗Zeq=Z1=1/(0.25-j0.25)=2+j2(Ω)。因此,当Z2=Zeq*=2-j2(Ω)时,可以获得最大功率传输,显然此时R=2Ω。

此时,Uoc(相量)=Isc(相量)×Zeq=2+j2(V)=2√2(cosφ+jsinφ)V。(φ不用管它,反正后续计算也用不着)。即Uoc=2√2V。

所以Pmax=Uoc?/(4R)=(2√2)?/(4×2)=1(W)。

上面的叙述中,Zeq即Z1=R1+jX1,外部负载Z即Z2=R2+jX2=R+jX。叙述有点杂乱,你理解就好。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研究说明测量仪表的量程是如何选择的

此处使用的不是这个公式,而是使用的P=I?R=I?/G——G为电导,即1/R。 当Z=Zeq*时,负载中的无功电流完全补偿原来诺顿电路中的无功电流,即X2=-X1;此时诺顿等效电路中的电流Isc(相量)不向外部提供无功电流,只向内部的R1和外部的R2提供有功电流,而最大功率传输时R1=R2,所以R1和R2中流过的电流为原Isc(相量)的一半,即1∠0°/2=0。

5∠0°A。这个就是公式中0。5?中的0。5A的由来。 最大功率传输时Req=R2=R1=1/G,即G=1/R1=0。25,这是式子中0。25的由来。 实质上习惯了使用Pmax=Uoc?/(4R1)的话,完全可以无视上述的计算方法: 计算出等效电流Isc(相量)=1∠0°A后,同样等效阻抗Zeq=Z1=1/(0。

25-j0。25)=2 j2(Ω)。因此,当Z2=Zeq*=2-j2(Ω)时,可以获得最大功率传输,显然此时R=2Ω。 此时,Uoc(相量)=Isc(相量)×Zeq=2 j2(V)=2√2(cosφ jsinφ)V。(φ不用管它,反正后续计算也用不着)。

即Uoc=2√2V。 所以Pmax=Uoc?/(4R)=(2√2)?/(4×2)=1(W)。 上面的叙述中,Zeq即Z1=R1 jX1,外部负载Z即Z2=R2 jX2=R jX。叙述有点杂乱,你理解就好。

此处使用的不是这个公式,而是使用的P=I2R=I2/G——G为电导,即1/R. 当Z=Zeq*时,负载中的无功电流完全补偿原来诺顿电路中的无功电流,即X2=-X1;此时诺顿等效电路中的电流Isc(相量)不向外部提供无功电流,只向内部的R1和外部的R2提供有功电流,而最大功率传输时R1=R2,所以R1和R2中流过的电流为原Isc(相量)的一半,即1∠0°/2=0.5∠0°A.这个就是公式中0.52中的0.5A的由来. 最大功率传输时Req=R2=R1=1/G,即G=1/R1=0.25,这是式子中0.25的由来. 实质上习惯了使用Pmax=Uoc2/(4R1)的话,完全可以无视上述的计算方法: 计算出等效电流Isc(相量)=1∠0°A后,同样等效阻抗Zeq=Z1=1/(0.25-j0.25)=2+j2(Ω).因此,当Z2=Zeq*=2-j2(Ω)时,可以获得最大功率传输,显然此时R=2Ω. 此时,Uoc(相量)=Isc(相量)×Zeq=2+j2(V)=2√2(cosφ+jsinφ)V.(φ不用管它,反正后续计算也用不着).即Uoc=2√2V. 所以Pmax=Uoc2/(4R)=(2√2)2/(4×2)=1(W). 上面的叙述中,Zeq即Z1=R1+jX1,外部负载Z即Z2=R2+jX2=R+jX.叙述有点杂乱,你理解就好.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