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涉及财税体制改革诸多方面,如何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被业内人士称为一大亮点,颇有新意《决定》明确指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
重点支出“脱钩”GDP解除地方预算增长不合理管制
在诸多业内专家看来,在预算管理上,“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是一项重大突破。
实际上,将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是一种“法定支出”做法。所谓法定支出,是指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支出比例或增长幅度要求的特定支出项目。目前,各级财政一般将支农支出、教育支出、科技支出作为法定支出来安排。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指出,原来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采用法定支出的做法,但现在这已经不是潮流。“一方面,政府每一项的支出都很重要,不能顾此失彼;另一方面,政府每一个时期的支出重点也不一样,只按照一个比例执行下去,也不一定兼顾每一个时期的需要。”杨志勇说。

“重点支出不与G D P挂钩,也不与财政收支挂钩,实际上解除了地方政府受到的一些不合理的预算增长管制。”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
欲先人一步掌握最新报告请查阅《2025-2025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更多经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经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