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圣元奶粉重金推出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瞄准线上市场,号称奶源选自新西兰天然草场,拥有“新西兰原装进口”的标签。然而,没多久,该品牌的奶粉就被曝光质量存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圣元奶粉的问题
在消费者反映下,经中国质检总局赛默飞世(上海)仪器请求,北京市监局对圣元奶粉与小红帽奶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圣元奶粉产品中存在过氧化值、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的问题,严重影响市场信任度。
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奶粉存在质量问题不是一两个品牌出了问题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我国奶粉行业之所以产生如此之多的负面新闻,重要原因是行业管理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目前在我国,奶粉行业标准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企业独立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烈,监管机构对于奶粉行业的监管力度也还不到位。
企业独立责任意识不够强烈
在奶企产品推广期间,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采用推销话术,这些话术包装得很美好,而实际上却隐藏了许多问题。一些厂家在广告中夸大了产品的功效,有些甚至宣称产品可替代母乳,这就是虚假宣传。除此之外,企业在生产和调试环节的投入不够,致使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到位
监管机构对奶粉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奶粉行业的标准管理制度应得到高度重视。但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市场监管力度也有限。奶粉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管机构抽检不够严格、抽样数量不足和抽样深度不够等。
改善的解决方案
行业要建立标准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管力度,企业应加大投入,重视产品质量,并具备接受监管的意识。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应选择品质可靠的品牌,避免因为贪图便宜,选择质量不佳、不合格的产品。
总之,在这起圣元奶粉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奶粉行业的不成熟和不完善之处。整个行业需要通过完善标准规范,强化企业控制品质的责任心,加强监管力度等措施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