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之母是个教写作的教育家,她养育三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一个是Youtobe CEO,一个是23 and me 的CEO兼创始人,一个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的老师,这样一个优秀的教育家,认为AI是新时代写作的工具,她鼓励孩子们多去用AI写作。
另外有一个相对普通的人,他的孩子因为不擅长写作经常得低分,因此遭到老师批评,为了帮助孩子摆脱老师的白眼,他就鼓励孩子借助AI写作。因为他觉得,这样写出的文章奥比孩子自己创作水平高一些,这样孩子就不用再被老师骂了。
结果孩子连续用了三四个月后,写作能力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他询问孩子原因。孩子说,自己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如果感觉他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他就会修改问题进一步寻找答案,直到获得满意答复为止。

这个过程看似在抄袭AI,实际上是孩子学习使用AI高效工作的过程,也是孩子提升能力的过程:
孩子不仅学会了向AI提问,又能借助AI这个强大的知识库找到远远超出我们大脑知识储存量的素材,然后再根据所写文章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素材,接着把这些素材利用写作框架组合起来,写出一篇有深度、厚度、广度和宽度的文章。
这种文章,只要结构没问题,又没有跑题的话,是真的可以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的。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也是一个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人。我个人写东西的时候,如果遇到卡顿,也会利用AI查资料。AI帮助下,我写作效率和速度大幅度提升,文章内容也更丰满。
因为自己受AI益,所以我也支持我家孩子使用AI。就拿写作文来说,如果孩子不会写,或者写不出精彩文章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找AI,AI给出满意文章后,他们先读几遍,然后口头复述内容,接着借鉴文章结构和好词好句基础上,把自己心里的故事写出来。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保证原创度,架构和逻辑又不乱,还有一定文采。就算不够优秀,也能及格。
我们在使用AI的过程当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AI确实是一个帮助人类大幅提升效率的工具。我们不应该排斥它,而是应该接受它并尽快学会使用它。
AI并不只是一个可以查阅资料的浏览器,它还有很多强大功能。
比如,进行数据处理、智能客服、图像设计、医学诊断、药物研发、智能辅导、课程生成等等。
AI能做的太多了,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我们应该怎么研究AI呢?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AI软件丢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在“干中学”。如果想走专业道路的话,我们找出AI使用说明陪孩子一起研究,或者去市面上找免费教程学习。
我们研究AI,利用AI,但不要依赖AI,因为依赖AI可能会导致我们思维退化、批判性思维削弱、创新力降低等。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过度依赖AI,代表着遇到任何问题都会不假思索地询问AI,然后对其给出的答案深信不疑,不会质疑和佐证,最终会导致组织能力、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退化。
就拿孩子学习来说,学习上一遇到困难,他就跑去问AI,而从不深入思考,结时间久了,他就越来越懒得动脑。放弃动脑久了,脑袋就生锈,越来越转不动。
同时因为大家都使用AI,如果我们都向其提出相似或相同问题,就可能会得到雷同答案,毕竟AI给出的答案是通过大数据搜索后分析、总结、归纳出来的。
就拿写作来说,如果两位创作者,都向AI提出相似问题,AI给出的材料相似,作者在整理内容的时候直接复制粘贴,而不加入自己思考,结果两位作者的文章相似度极高,原创度和创新度都为0,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总之,我们要引导孩子了解AI、使用AI,但不能过度依赖AI。而是应该在研究AI的同时多读好书,让自己脑袋里有足够知识储备,才不至于脑袋空空,AI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
还要多去见人做事,才能在实践中去验证脑袋里和AI信息的真假。
有知识、有见识又懂得使用AI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不会成为AI的工具,或者迷失在AI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