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主要管理门类看,工业行业发展趋势判断如下:
原材料工业。在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拉动下,原材料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下半年以来生产增速加快,企业效益状况有所改观。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测算,今年1-11月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6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0.2%、10%和10.9%,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增长10.5%和10.2%。前10个月,原材料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在去年同期下降18.9%的基础上增长15.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6.8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为4.0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5.35%,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明年生产增速可能适度回调,结构调整力度将不断加大。明年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原材料主要下游产业的投资需求难以改观。同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指导意见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等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将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快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总体看,明年原材料行业增加值增速可能略有放缓,结构调整力度有望明显加大。
有色行业。生产总体平稳。1-11月份,有色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691万吨,增长10.5%;其中,电解铜、电解铝产量分别增长14.3%和9.6%。铜材、铝材产量增长较快,累计增速均超过20%。价格震荡下行。11月29日,上海市场铜、铝、锌三个月期货价格分别收于50530元/吨、13975元/吨和14740元/吨,均明显低于年初水平。利润降幅缩小,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突出。前10个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1438亿元,同比下降6.8%,降幅同比缩小12.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5.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39%,同比回落0.57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9.81%,同比扩大1.09个百分点。明年运行形势可能与今年大体相当。尽管有色行业总体市场需求难有改观,但是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深入落实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有色金属深加工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将支撑有色行业平稳运行。然而,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产能过剩、矿山保障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短缺的“中间大、两头小”的产业链格局短期难以解决,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将导致黄金、铜等金属的金融属性走弱,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可能持续低位震荡。同时,国内电力、环保和人工成本上升较快,企业经营困难短期或难有改变,实现利润可能基本维持在今年水平。

想了解更多工业行业相关报告请阅读报告网的《2012-2016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