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厂商掌握IT消费市场的需求特征,引导消费者参与IT产品设计和IT产业发展,本文结合中华调研网发布的IT调研报告,针对IT市场的发展历史以及市场调查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针对北京的计算机行业的调查分析如下:
北京市计算机行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长。所以,北京市计算机行业软件人才相对缺乏。一是软件人才总量低,同时面临着向国外和国内外资企业流失的巨大压力,使得软件人才与软件产业发展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软件人才分为软件工人、软件开发人员、项目负责人三个层次。目前北京软件人才中占绝大多数的是本科毕业的工程师,高级系统分析员、项目总体设计师、软件市场开拓人员、软件质量测试人员十分缺乏,较低学历层次的、可以承担标准化程序编写的程序员也较少。不过北京市计算机行业特色鲜明,广泛适应社会,目前,北京市计算机行业分类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的软件行业。知名企业有IBM,Microsoft,Intel。
二、互联网行业:知名企业有Google、百度、腾讯、360等等。
三、数字娱乐行业:知名企业有网易、盛大、完美、巨人。其中完美是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最为全面的公司,它所有得产品全线都是自身完成,包括制造商和运营商,目前完美进军影视行业,旗下有五名导演,热播的电视剧《裸婚时代》和电影《非常完美》等等都是由完美赞助及支持的。
四、通信行业:知名企业有华为、中兴、西门子等。
从中华调研网的IT市场调查报告可以了解到2013年下半年IT行业投资策略如下:
行业政策创造多项投资机遇点燃细分行业业务引擎
信息行业的多项细分领域目前进展良好。如物联网领域,产业发展依靠政府层面推动,是整个国家政策辅助支持的产物;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开始试点,相关行业投资机会临近。
而在信息消费领域,李克强总理近期提出将信息消费确定为拉动内需的首位。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2013年前4月电子信息产业生产高开软件业总体平稳

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1-4月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效益、出口增速呈现高开走势。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8%,实现销售产值12829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比1-3月提高0.5个百分点。
从现实数据来看,目前已出现经济结构转型的迹象:2012年我国经济构成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2011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1.4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8.3%,比第二产业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8%,较2012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从工业产业结构的内部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9%,比2012年四季度和2012年同期都有明显提高。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IT行业的未来趋势
我们都在思考移动互联网会不会成为强势的主流发展方向。
最近几年,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据统计,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所以,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短信、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