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平乐·春花秋草》古诗简介_清平乐·春花秋草作品原文_清平乐·春花秋草注释译文

《清平乐·春花秋草》古诗简介_清平乐·春花秋草作品原文_清平乐·春花秋草注释译文

  • 更新时间 2025-04-11 09:39:09

《清平乐·春花秋草》是宋代晏殊创作的词作,也是《珠玉词》中极少有的直抒胸臆之作。这是一首非常富有人生哲理意义的词作,词人借助春光易逝来说明人生易老。此词尾句“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作者在此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富有指导意义。

基本介绍

《清平乐·春花秋草》是宋代晏殊创作的诗词。

内容介绍

原文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注释

①只是:总是、尽是。

②“总把”二句:总,纵然、即使。李商隐《代赠》:“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③“劝君”二句:王翰《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④兔走乌飞:言时光飞逝。兔,代指月。乌,代指日。

⑤三台:指高位。本指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在地方大兴学校,培育人才。仁宗亲政后,他更受宠遇,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晚年出知陈州、许州、永兴军等地,获封临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