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头之一武钢出台9月产品销售价格政策, 线材 、热轧、冷轧等普遍上调,涨幅在300元/吨左右。分析师介绍,调价后其价格普遍比目前的市场价格高。
为何钢价暴跌,钢厂还敢涨价?分析师分析,钢厂是希望以此来稳定钢市。
与以往不同,武钢是在5日率先出台了指导价格,昨天最后确定了正式的销售价格政策。昨天的调价幅度为300元/吨左右,低于5日的上调800元/吨。
至此,已有宝钢、鞍钢、本钢和武钢等巨头9月钢价政策是稳中有涨,显示了巨头们对后市的看好以及稳定钢市的愿望。而沙钢、莱钢、广钢等规模略小的钢企则下调 线材 等价格。
在 钢材 市场连续两周“自由落体”后,武钢昨日出台的9月钢价政策依然坚挺上涨,仅在一定程度上缩窄了9月产品涨幅。
武钢此次涨幅从300元到1450元/吨不等,而此前在8月5日公布的9月份产品“指导价格”普遍涨幅在800元/吨左右,最高涨幅达到1600元/吨。因此,此次涨价武钢普遍“少”涨了500元。
尽管由于市场大跌,武钢已经缩窄了上调幅度,但分析师告诉记者,现在武钢的 出厂价格 仍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分析师表示,“在市场整体看衰的情况下,钢厂的提价反而可能引发下游订单减少。”
某著名品牌家电采购中心的 钢材 采购决策分析师孙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钢厂的利润高达30%,而下游家电生产厂商的利润却只有10%。即便武钢的涨幅小于此前的“指导价格”,这一涨幅也是难以接受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减少订单是肯定的。”
虽然家电厂商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孙先生表示,由于我国家电处于严重生产过剩的局面,家电厂商目前“不敢涨价”,钢材涨价对于最终消费者的影响暂时不会凸显。
更多钢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钢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