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宣布自2025年11月20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8分钱。化工行业属于高耗能产业,特别是氯碱、电石、黄磷、硅粉等行业,电力成本比重较大。此次电价平均涨幅为0.028元/千瓦时,对应黄磷、电石法PVC和硅粉行业成本上涨3.21%、3.1%和4.2%。
电价上涨,预计将提高电石法PVC成本约186元/吨。目前东北亚乙烯成交均价1010美元,对应国内乙烯法PVC生产成本仍比电石法PVC成本高550元/吨。考虑电价调整带来成本增加,电石法PVC仍然具有成本优势。上市公司中,英力特现有火力发电能力27亿度,外购电的比例不超过10%,电石也能够完全满足生产需要。电价调整基本不影响公司成本,将受益于电石法PVC价格上涨,一体化优势得到充分显现。
相关上市公司中,兴发集团与澄星股份的电力均有部分自给。兴发集团非公开增发完成后,电力自给率将由50%提高到70%。澄星股份黄磷60%自给,电力可以完全满足。由于西南地区进入枯水期,部分地区政府补助政策取消及限电措施影响,黄磷企业开工率不足,供给不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电价上涨后,兴发集团和澄星股份将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其中兴发集团受益程度更高。
电价上涨硅粉成本相应上升420元/吨,有机硅中间体成本将因此上涨210元/吨,涨幅约1%。成本上涨对有机硅中间体行业略有不利影响,主要影响公司为蓝星新材、新安股份化工行业下游目前仍处于逐渐复苏过程中,部分产品仍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成本传导能力较弱。电价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必然需要行业内消化部分压力,因此对化工行业整体不利。但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中,部分一体化程度较高,尤其是配套有发电装置的公司,有望从本轮电价调整中受益。根据我们分析,受益程度较大的是英力特、兴发集团和澄星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