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保局表示,截至目前,今年本市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66天,提前近一个月达标。这是本市连续三年提前完成“蓝天目标”。
根据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与去年同期持平,一级天数同比增加6天。
今年“蓝天目标”提前完成,主要由于第十六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确定的各项治理任务实施,包括“黄标车”淘汰已超过四万辆,对1050蒸吨燃煤锅炉和核心区1.3万户民居进行了清洁能源改造,京能热电有限公司、燕山石化公司等企业完成了除尘脱硫工程。
而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大气污染治理也对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发挥了作用。
据市环保局介绍,从1998年起,开始执行控制大气污染阶段性措施。目前,本市环境监测系统有27个环境监测子站,已经覆盖全市各区县。这些子站的工作状态是全封闭、全自动的,即时发回的各种监测数据在计算机内自动处理。
此外,北京还有国家环保总局设立的7个国控子站,这些都不由市环保局管辖,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在北京也设有监测点,在一定的时间内,各个监测点的数据都要进行比对,哪怕双方的监测结果出现了小的偏差,都会在仪器和数据上反映出来。
“蓝天”指标:每个阶段性措施中的一项,是对京城大气污染控制的一个量化标准。
这个指标每年由市政府制定,通过对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各自控制的指标计算,论证出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应当为多少,并列入该年阶段性措施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