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河南省商丘市连续遭受旱灾、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侵袭,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使农作物产量受损、品质下降,给农民增收带来了一些影响。今年秋播以来,该市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种植小区建设,积极采取措施,狠抓和解决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难题,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一是推进产业化,解决“不敢调”的问题。积极搞好企业与基地、农户的产销对接,大力发展合同式、订单式产品基地。动员农产品市场和加工企业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产业组织形式,实现农产品的有保障销售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如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带动农户16万余户,其中合同制2万户、合作制9万户、股份合作制1.7万户、松散型利益联结方式约3.3万户,共带动生产基地面积达196万亩。
二是加大技术服务,解决“不会调”的问题。按照乡镇领导、村组干部、小区基地农技人员和普通群众4个层次,进行系统全面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加快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的种植技术,搞好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扶持发展典型村、典型户,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市结合秋冬种工作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00多期(次),培训村组干部、小区基地农技人员和普通群众等达150多万人(次)。
三是搞好资金扶持,解决“不好调”的问题。市财政拿出专门资金,大力扶持种植小区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农户与信用社合作,利用小额贷款解决农民无力调整农业结构问题,扩大高效农业的生产规模。
通过以上措施,全市重点抓好了80个市级现代农业种植小区建设,发展优质麦面积650万亩,瓜菜、食用菌、草莓、花卉等温棚园区28万座,面积26.5万亩,为该市明年农业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多农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农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