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25年我国气象数据商业前景分析

2025年我国气象数据商业前景分析

  • 更新时间 2025-07-15 19:00:27

  夏天到,讨厌的台风天让各位车主因为道路积水头疼不已,让出门穿错衣服的市民感到不便。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5月27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挖掘气象大数据的深层价值。海量气象数据将通过阿里云计算平台,变成可实时分析应用的“活数据”。可以想象,我们日后不但可以在高德地图上看见哪条路积水了并绕道而行;还可以根据天气数据,提前在网上订购商品。

  气象投入产出比高达1:98

  西方经济学中有条德尔菲气象规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可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目前,英国的气象服务已经全部商业化,年产值达到2600亿美元,美国1600亿美元,日本100亿美元,而中国只有6亿美元,专业的气象数据服务在中国市场前景巨大。

  但具体而言,气象大数据将带来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呢?据中国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的2012-2025年中国气象数据采集仪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天气预报将变得更加精准和人性化。不久的将来,高德地图将告诉你15分钟后一公里内的天气状况,以及某条街道24小时前刮过很大的西北风。当你在暴雨中行驶时,高德地图会提醒你:“前方道路已严重积水,您的车辆驶入可能会被水淹,建议您绕道。”

  商家可摆脱“看天吃饭”

2025年我国气象数据商业前景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员表示,此外,挖掘气象大数据,也让电商服务效率更高。例如淘宝每天产生涉及各行各业的海量销售数据,如果将这些销售数据和对应时期的天气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即可开发出针对不同产品的销量指数,比如羽绒服指数、针织衫指数、口罩指数等。这样一来,商家可以通过天气预报,预测某些区域未来半年的热销品,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备货和宣传推广。由此,“看天吃饭”变成更有效率的“看数据吃饭”。

  “我们还可以与菜鸟网络联手为物流公司提供气象预报、道路预警及延误指数服务等气象信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潘进军表示,之前接触过一家物流公司,这家公司在全国有80多个调度中心,每个调度中心每天花费2个小时在查询天气预报,这样算下来一个物流公司每天要花费160个小时的人力成本去查询天气预报。“如果我们能为这些调度中心提供最基本的天气预报服务,可以为物流公司每天节省至少150个小时,时效和成本都可以大大降低。”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