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4前三季度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经营困境原因分析

2014前三季度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经营困境原因分析

  • 更新时间 2025-07-14 00:18:07

  进入2014年,受经济转型发展、工业用电不振、雾霾治理等因素影响,下游煤炭需求呈走弱态势,煤炭价格一路狂跌。2014年三季度报告披露已经接近尾声,煤企的成绩单也相继亮相。42家煤炭上市公司中9家亏损,若无神华、兖州煤业和伊泰B股,整个净利润将是负数。

2014前三季度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经营困境原因分析

  利润大幅下滑,上市公司所得税占比反而同比上升0.1%,各项税费占比同比上升0.2%。

  三季度42家煤炭上市公司业绩依然下滑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到,从42家煤炭上市公司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来看,业绩依然下滑,上市公司大多数经营艰难。

  三季度末,42家煤炭上市公司总资产1.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952.1亿元,同比下降15.4%,较2013年同期增速下降1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597.7亿元,同比下降22.3%,较2013年同期增长9.5个百分点;归属母公司的股东净利润365.5亿元,同比下降26%,较2013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8.3亿元,同比增长28.1%,较2013年同期提高66.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营业总收入大幅减少,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所得税占营业总收入比率反而较2013年同期上升了0.1个百分点,支付的各项税费占营业总收入比率也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2个百分点。

  根据煤炭市场分析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煤炭上市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18.6%,较2013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上半年销售毛利率超过30%的上市公司仅为9家,较2013年同期减少2家。其中,毛利率最高的是永泰能源,为40.4%,其次分别为大同煤业、新大洲A、陕西煤业、中国神华,仅永泰能源1家毛利率超过40%,而在2011年是10家,这说明整体上煤炭上市公司效益都在恶化。

  前三季度,42家煤炭上市公司中的9家亏损,亏损总额32亿元,其中亏损额最大的为国投新集,亏损达10.08亿元。

  前三季度净利润最高的前三位是中国神华、兖州煤业和伊泰B股,分别为296.3亿元、19.5亿元和19.2亿元,3家合计达335亿元,占42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量的92%。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3家煤炭企业,整个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将是负数。

  从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能力上看,前三季度42家煤炭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1.47%,为近年来的首次,较2013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每股净资产为4.75元,较2013年同期下降0.02元;平均每股收益为0.06元,较2013年同期下降0.1元,较最高的2011年下降0.62元;每股营业总收入4.99元,比2013年同期下降0.17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6元,比2013年同期下降0.35元;每股息税前利润0.28元,比2013年同期下降0.16元。很明显,随着煤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对股东的回报也随之降低。

  前三季度我国煤炭上市公司表现出来的经营困境,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第一,我国经济增速还在回落,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4%,创三年半以来新低,煤炭需求增长十分缓慢。前三季度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仅为0.7%,下降5.8个百分点;生铁和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4%和3%,较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6.5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

  第二,供需继续失衡。一方面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控制产量非常困难。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前9个月,全国生产煤炭28.5亿吨,同比微降1.28%,其中内蒙古产量有所下降,山西同比增长2.1%,陕西同比增长4.3%。

  第三,自然因素。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南方雨水充沛,且夏天没有出现持续高温,水电发电量同比大增20.8%。

  第四,进口煤影响。尽管前三季度全国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6.7%,但2.23亿吨的进口量对国内煤价的影响显然是十分明显的。随着《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预计2015年煤炭进口量会有所减少。

  第五,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对煤炭行业非常不利。目前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已是共识,而这些产业无疑全部关系煤炭的消费。大量落后产能的淘汰,对煤炭行业来说自然十分不利。

  总之,窥一斑而知全豹,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反映了煤炭行业总体的情况。煤炭企业一定要想各种办法渡难关:一是向管理和科技要效益;二是控制产能,避免压价竞争;三是进一步要求政府做好清税工作;四是要加快转型,加快发展煤炭清洁利用。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