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3年我国服装行业的渠道变革形势研究分析

2013年我国服装行业的渠道变革形势研究分析

  • 更新时间 2025-07-13 09:48:04

  2012年全国3.7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达57810亿元,同比增长12.3%。但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只增长3.3%,创近几年新低。在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对于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发展存在着两大困扰因素:一是由于国内棉花收储政策造成的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差价过大,导致企业出口竞争力下降;二是银行系统对纺织行业融资政策收紧,造成企业融资困难。面临如此情况,纺织服装行业需要积极应对,练内功成为共识,而渠道建设在练内功中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纺织行业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市场低迷。1—11月美国和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同比分别下降0.9%和5%,国内出口企业订单不足。业内多家专业商会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服装企业仍在去库存,整体缺乏明显回升动力和对纺织行业的带动力,多数服装出口企业反映,手中少有新增订单。此外,中纺联的调研报告指出,国内外棉价差持续拉大,受国内管理政策影响,2012年底国内棉价大幅高出国际市场,严重影响了棉纺产业链的竞争力。1—11月我国棉纱出口额同比下降8.9%,进口额却大幅增长56.1%。受此影响,2012年我国纺织行业所占国际市场份额有所下降,1—11月在欧盟和日本进口市场中所占比重虽保持73.2%和40.1%的高位,但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8和1.1个百分点。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已经清晰的认识到,“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调整期,我们将不再延续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的速度效益型高速增长。“十二五”期间是整个经济社会转型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经济发展速度将是一个中速,或者是次高速。速度指标是7%-8%。当中国的国民经济gdp发展速度在7%的时候,工业的发展速度不能低于11%。现在因为第三产业的比重更大了,所以只要有超过11%的发展速度,就基本上可以支撑国民经济7%-7.5%这样的发展速度。纺织12.3%的增长速度是比较理性的发展速度。

  纺织服装的转型从系统角度来说,要完成从“个体竞争”到“系统竞争”的转变。不再是单个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而是供应链对供应链,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市场机制综合发挥作用的问题。其次,体系化优势还需要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要从过去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到以开放的心态,整合社会资源来形成集成创新的合力。从注重有形产品的开发到注重无形的营销和管理方面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中这些发展建议有了具体体现: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续发展。这是下一步的纺织发展战略。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内生驱动力,把人才优势作为行业成长重要资源支撑力,构筑品牌优势的消费向心力,以及可持续发展优势的未来竞争力。而整个“系统竞争”中渠道建设则是其中重要一环。

2013年我国服装行业的渠道变革形势研究分析

  渠道建设一直是服装企业或营运商非常重视的关键环节。在服装行业发展到今天,谁有渠道优势,谁就能尽快赢得市场。但是,传统的营销模式,如加盟、自营等,在市场竞争态式下,已渐渐地失去其优势。这些运营模式无法突破自身营运成本高、信息不畅、无法达成高度统一的品牌形象等许多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服装企业或营运商在思索,在探寻一条更适合市场与企业的渠道建设模式,来完成企业发展壮大的使命。

  但即便如此,传统的渠道仍旧占据着服装企业渠道建设的主力位置,服装行业知名专家杨大筠在谈到传统渠道与电商时这样说:“活过20年it企业目前还没有,但是100年的传统零售服装品牌多得是。技术更新无法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不断传承,但是品牌创新和延续是可以用时间衡量。”他表示传统企业不要被线上渠道吓住,每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一定有它的本质。如果在线下做非常好,在线上不会特别差。未来渠道电子商务和传统渠道一定会并存。

  对于传统渠道而言,在一二线城市开店数量逐步饱和以及城镇化带来市场红利的条件下,三四线城市正成为传统大型零售企业扩张的蓝海。研究发现,二三四线城市居民总体可支配收入约为一线城市的7倍;一二线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已较成熟,而三四线市场尚以传统零售为主,传统零售行业渠道下沉成为继续发展阶段的必然。外资巨头和本土企业,进行渠道下沉时各自的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大差别。内资零售渠道企业创造的“超市+百货”,包括超市、百货、餐饮和电器等在内的3万-5万平方米的小型购物中心模式,基本满足了小城市顾客群的需要。而外资企业一再坚持的统一模式、统一标准、“中央集权式”的采购体系,推行的是“反本土化”,导致其供应链无法触及小城市。同时地方零售企业在面对全国性连锁企业的扩张时,要具备一定的资质和能力才能够生存下去。地方零售企业要发展出最好的地方属性和特殊模式,建立一些独特的地方性供应链厂商群,再导入一些地方性品牌的食品连锁体系,共同打造战略联盟伙伴,与全国连锁体系作出区隔。

  作为身处行业的品牌而言,在目前新经济时代,品牌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区分整个行业品牌还是两大类,制造类和终端消费类的。作为品牌价值创新,实际上可以用三点来描述:第一,归位。质量和品质还是基础。第二,错位。就是要差异化竞争。第三,上位。就是怎么样从认知度到美誉度的提升。作为品牌化,它并不是产品价格的表达,而应该成为一种消费价值的体现。选择什么样的渠道在于什么渠道与品牌的需求相匹配。也正因此传统渠道和新渠道都将成为品牌渠道在自身不同情况中的选择。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