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1930s跟倒大袖的区别

1930s跟倒大袖的区别

  • 更新时间 2025-07-24 13:27:04

一个拖地,一个倒袖。

1930s是曳地旗袍的绝世之美,1920s旗袍的袖子都是倒大袖样式。

这种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盛行长至脚面的长旗袍,后来旗袍款式起起落落,曳地旗袍却一直被保留,也成为了人们对旗袍的重要印象。

30年代的旗袍,袖子有长有短,袖子长的属于早期,袖子短的很可能是后期,40年代的旗袍越来越短,图案却越来越艳丽。

款式结构有四大特征:

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

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

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

四是直角扣:即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份组成

满式唐装

1930s跟倒大袖的区别

外套(男):立领、对襟,领口与门襟止口处用镶色料滚边;前衣片二片不收省不打摺、前门襟处钉一排七粒葡萄纽扣,后衣片二片、背缝拼缝,二片袖装袖,肩部处内装垫肩,左右摆缝处开摆叉。

外套(女):立领、对襟,袖口、领口和门襟止口处用镶色料滚边;前衣片二片收腰省打胸摺、前门襟处钉一排六粒葡萄纽扣,后衣片二片收腰省、背缝拼缝,二片袖装袖,肩部处内装垫肩,左右摆缝处开摆叉。

(马褂改良而来)满式唐装

衬衫(男):立领、对襟;前衣片二片、左胸袋一只;前门襟处钉九粒蜻蜓纽扣排列成三个“王”字,后衣片一片、肩部二层幅势,一片袖长袖,宽袖口订三粒蜻蜓纽扣排列成一个“王”字。

衬衫(女):立领、对襟;袖口、领口与门襟止口处用镶色料嵌线;前衣片二 片收腰省打胸摺、前门襟处钉五粒蜻蜓纽扣;后衣片一片收腰省、一片袖短袖。

面料:唐装一般以真丝、织锦缎等为主要面料。因这些都是天然的面料,一般都会缩水,所以在选购时要询问一下商家是否已经做过缩水处理,如果是单选面料请裁剪师制作的话,应该向其说明面料情况,以免衣服洗过之后无法再穿。购买染色面料制作唐装时,不妨先用手摩擦一下,看看是否掉色。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