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 更新时间 2025-07-15 17:00:34

  工业机器人通常由3个部份组成机械系统、控制系统与智能系统。机械系统包含驱动机构(如:液压式、气动式及电动式)及执行机构(由基座、腰部、臂部、腕部和手部组成)。手部又被称为末端执行器,视工作用途可以是夹爪、焊枪或喷嘴。控制系统负责计算手部在工作上所需的空间坐标定位、配合基座、腰部、臂部与腕部上的关节轴组转向,决定机器人的工作姿态。智能系统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运算,决定手部最佳的点对点或连续移动路线,及进行干涉分析以避免与工件、夹具和其他设备发生碰撞,并快速地输出工作程序,指挥控制系统达成所需的工作效果。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然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业界一致认为,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将成为必由之路。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较上年增长20%。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不超过2025年,中国全球机器人保有量有望超过13万台,同时也是全球需求最大的市场。  今年以来,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工业经济呈放缓趋势,但中国装备工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尤其是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蓄势待发,成为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1、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超万亿元

  今年上半年,智能制造、高端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其中,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业广受关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复苏的背景下,各国围绕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工业机器人,将带来制造业模式的巨大变革。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去年,工业机器人就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去年全球有30多万台工业机器人装备并销售,亚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10万台工业机器人销往亚洲,同比增长1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3年中国购买并组装近3万7千台工业机器人,其中国产机器人9000多台,产量是2012年的3倍。随着技术提高,机器人成本低、工作质量高、精确度高、节能减排等优势将越发明显,中国机器人市场将在一两年内超过一万亿元。

  2、国产机器人需向高端突破

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据了解,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是在汽车制造业。未来汽车制造业对于机器人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尤其是在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将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继汽车领域之后,电子产品、电子通讯等将成为重要的机器人市场;卫浴、厨具、陶瓷等行业面临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机器人的大量进入将成为必然;芯片、光伏、LED、生化制药等行业,车间里有很多不利于人工工作的条件,机器人的优势也开始显现。

  然而,国产机器人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13年中国购买并组装近3万7千台工业机器人,其中外资机器人普遍以6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占比96%。而国产机器人主要应用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处于行业的低端领域。国产机器人与发达国家机器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以前只能进口机器人,我们照猫画虎开始探索,但产品的质量和寿命上不去,国际品牌知名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3、机器人产业蓄势待发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酝酿和推进,也将为我国提供难得的‘赶超发展’契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标志,必须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了解更多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25年机器人行业国内外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要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部件和装置,重点突破一批面向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数控一代”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2025年前,选择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2025年后,全面推行智能制造。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