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 | 斯琴高娃、李雪健、高曙光、丁嘉丽、刘佩琦、陈坤、陶虹、刘蓓 |
全集: | 24集 |
年份: | 2004 |
类型: | 电视剧历史传奇 |
地区: | 中国内地 |
语言: | 汉语普通话 |
导演: | 曲立君 |
剧情: | 《外婆的故事》 五十年代初的北方农村,童年宝生跟外婆生活在一起,一天宝生突然对外婆说他要结婚,外婆吓了一跳,原来宝生是跟村里的女孩英子玩儿过家家。他要姥姥给他买一个布娃 |
《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分集剧情介绍_电视剧中国故事演员表(1-24集大结局)
中国故事
《外婆的故事》 五十年代初的北方农村,童年宝生跟外婆生活在一起,一天宝生突然对外婆说他要结婚,外婆吓了一跳,原来宝生是跟村里的女孩英子玩儿过家家。他要姥姥给他买一个布娃娃,因为没有“孩子”英子便不肯结婚。外婆答应了宝生,并认真地替宝生从皇历上选了一个吉日,说这天结婚的夫妻可以白头到老。外婆跟宝生讲起了自己做新娘时的情形,沉浸在 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中。宝生向外婆打听外公现在在哪儿,外婆说外公在很远的地方,然后对着桌子上摆着的一张年轻人的照片发起呆来,外婆一直说那年轻人是自己的弟弟,离家已经快二十年了。 外婆给宝生买来了布娃娃,准备操办他和英子的婚礼,这时外婆的弟弟突然回来了,两人相见非但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相反却有着几分生涩与尴尬。外婆对弟弟照顾备至,弟弟却对外婆礼貌而疏离,使得宝生很是不满。 原来外婆所谓的弟弟正是宝生的外公,他这次回来是跟外婆离婚的,他已经在外面另有了妻室,为这个家庭操劳了一生、献出了自己全部所有的外婆平静地接受了一切,答应和外公离婚。 外婆跟外公到村上办理了离婚手续,她叫外公一个人先回家,说自己要去参加宝生和英子的婚礼,外公跟外婆一起来到村头,宝生和英子童真而美丽的婚礼深深地感染了外婆和外公,外婆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外公要带宝生回城里去了,外婆送给了外公一副自己剪的大红喜字,祝福他幸福、快乐。 宝生很是伤感,他将布娃娃留给了自己的新娘英子。 英子赶来为宝生送行,她拿出宝生送她的布娃娃,布娃娃被改成了一个男孩,她对宝生道:宝生,我娘说女孩儿的命不好,我把咱们的孩子改成男的了。 外婆和外公久久地愣在了那儿……
中国故事第2集:
《街坊的故事》 四十年代的北京,童年宝生和林先生住街坊,孤身一人的林先生非常喜爱宝生,宝生也经常到林先生家串门,但宝生家女佣柳妈坚决反对宝生和林先生来往,她告诉宝生林先生有传染病,一旦染上就治不好,林先生的太太和儿子就是因此而离开了他。 宝生深为林先生惋惜,跑去问林先生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林先生非常不快,说自己根本没有病,并从此断绝了与宝生的来往。 一天宝生拿出一张在林先生院子里拣到的照片对柳妈道,林太太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他去林先生家就是为了能看看美丽的林太太。照片上是一个青衣扮相的女人,柳妈告诉宝生这不是林太太,而是林先生,林先生曾是京城名旦,染病后被赶出了梨园。宝生对此大为惊讶,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落魄的林先生跟照片上美丽的女人联系起来。宝生产生出探究林先生的强烈欲望,但林先生一直拒绝宝生再进他的家门。 这天林先生突然发病,倒在家门口痛苦万分,正巧被宝生撞见,林先生给了宝生一个包袱让他去给他换点药来,宝生将包袱给了柳妈,柳妈大惊失色,她拿着包袱去找林先生,痛斥他不该叫一个孩子去给他去换大烟,原来林先生是烟瘾发作了。宝生不明就里,逼柳妈去给林先生换药,柳妈无奈之下答应了宝生,她给林先生换来的大烟,但却把那个包袱偷偷藏了起来,包袱里是林先生的一件戏装。 宝生背着柳妈偷偷去看林先生,无意中发现林先生在抽大烟,宝生伤心之极,他对柳妈发誓永远不要再见林先生,并把那张心爱的照片撕碎,塞回到林先生门里,林先生为此感到十分痛苦。 林先生紧闭的大门里传出了吊嗓子的声音,林老板要重新出山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许多人找上门来欲求一票,林先生却闭门谁也不见。一天林先生亲自登门给宝生送来了一份请柬,里面还夹着被宝生撕碎的那张照片,宝生被林先生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原谅了林先生。 林先生的院子被装饰成一个舞台,场面盛大而隆重,林先生拒绝了所以的宾客,只邀请了宝生一人,林先生盛装出场,将他最最倾心、美伦无比的表演献给了他的童年朋友宝生……
中国故事第3集:
《老师的故事》 七十年代末,少年宝生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区,生活极为艰难,但母亲勒紧裤带送宝生上学,她最大的愿望是想让宝生将来能当上村里的会计,这样儿子就可以不象他们那样受苦了。宝生的同学中,很多家长都盯上了会计这个肥缺,他们在学习上跟宝生较着劲。 星期天,马老师要组织同学们去春游,但宝生娘认为马老师这是不务正业,她阻止了宝生,叫他留在家里干活,宝生十分不快。宝生在班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马涛也没有去春游,而是被父亲关在家里温习了一天功课。 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宝生得知马老师精心准备的春游遭到了所有家长的反对,结果春游时一个人也没有来,马老师非常失望,决定利用上课时间把春游补上。 马老师带领同学来到山顶,面对春天盎然的生机,他叫每个同学都谈一下自己的理想,但大家想了半天,谁也不肯开口,在马老师的追问下,大家才彼此揭发出那个久已埋藏在他们心里的愿望:当村里的会计。 宝生问马老师的理想是什么,马老师回答他的理想曾是想当一名外交官,对于一个年过半百、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乡村教师,他的回答引来同学们的哄笑。这时马老师拿出了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多年以来他所收集到的诸如华罗庚、李四光、老舍、谢冰心等科学家、文学家的事迹,他把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和这群山里的孩子一一对了下号,每一同学名字都跟一个响亮名字连了起来,孩子们的激情被点燃了,马老师带领全体同学朗读起了那首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著名诗篇《青春万岁》: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理想的翅膀载着这些山里的孩子高高地飞了起来。 宝生回家对母亲说他不要当村里的会计了,母亲非常失望。原来所有想当会计的孩子都怀揣着更为宏大的理想,放弃了当村里会计的打算,这使家长们非常恼火,他们找到了村里,队长趁机辞掉了马老师,让自己的外甥接替了他。 临行前马老师把一张纸贴在了新来老师的墙上,上面抄着那些著名人物的名字和与之对应的同学的名字,新来的老师被深深感动了。 宝生带领全体同学想留下马老师,马老师最终说服了同学回去上课,宝生走到马老师面前庄严地道:他不要再当那些伟大的人物,他要象马老师一样,将来做一名老师,马老师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马老师走了,全体同学一起朗诵起那首《青春万岁》为马老师送行:“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中国故事第4集:
《祖母的故事》 二十年代末,少年宝生跟叔叔和婶子去探望住在南方的祖母,令宝生惊异地是他竟然会有三个祖母,尤其是美丽的三祖母看上去还没有婶子大,而祖父却早在多年以前已经去世,在这个深宅大院里,宝生通过一系列的细节领略到了大祖母的威严,二祖母的善良和三祖母的孤寂,很快宝生便喜欢上了年轻、美丽的三祖母,而三祖母也非常喜欢宝生,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对于比自己年纪还要小的三祖母,叔叔一直是毕恭毕敬,言必称三妈,但对于她跟宝生的交往却颇有不满,而婶子对于这个年龄跟自己相仿的女人却有着一份深深的同情,而大祖母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夜晚,宝生屡屡听到院子里有声响,他疑是院子里闹鬼,禀告了大祖母,三祖母显得很是不安,大祖母不露声色地说那是宝生的错觉。宝生越来越觉察出这个院子里深埋着的许多秘密,也越来越体味到三祖母的不幸。终于一天夜晚,宝生目睹了三祖母的出逃,而恰恰被大祖母撞上,三祖母不由惊惶失措,两个女人默默对视着,宝生意识到灾难降临了,可大祖母却无言地缓缓走进三祖母房间,替她关上了灯,锁好了门,三祖母怀着对大祖母的无限感激离家出走。 三祖母的出逃使叔叔暴跳如雷,怒斥她是下贱的人!发誓一定要把她抓回来,打断她的腿!大祖母威严地令叔叔的生身母亲二祖母狠狠地教训了叔叔,把他挡了下来。 中秋节到了,饭桌上大祖母给三祖母留下了一副碗筷,一家人默默地吃着,宝生也结束了他的祖母家之行。
中国故事第5集:
《嫂子的故事》 四十年代,宝生到上海去探望大哥,很快宝生便感觉出大哥的生活虽说优越,但和嫂子的关系却比较冷淡,两个人相敬如宾,却并不幸福。家里的气氛一直比较沉闷,只有当有人到家里来打麻将时,嫂子才显出快乐。 嫂子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懂风情,明事理,且对宝生非常体恤,宝生也对嫂子怀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微妙情感。 大哥对宝生的到访似乎并不欢迎,几次想赶宝生走,都是嫂子挡了下来,宝生对大哥很是不满,对嫂子更加亲近。 一天,宝生无意间发现一个年轻、英俊的军官来找嫂子。宝生向嫂子打探,嫂子却对此讳莫如深,不久宝生又发现大哥跟一个女人有染,宝生意识到大哥和嫂子的婚姻危机四伏,但他将这一切的原因都归结到了大哥的身上。 大哥为了生意上的事出差去了,家里只剩下了宝生和嫂子,宝生对嫂子谈起了种种对大哥的不满,而嫂子却处处为大哥辩护,称大哥跟她的感情很好,只是大哥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这更加深了宝生对嫂子的好感。 这天嫂子出去办事,并答应回来后要带宝生去逛街,宝生焦急地等待着。突然嫂子匆匆回来了,她紧握住宝生的手神情严肃地道,假如有人问起大哥去了什么地方,千万什么都不要讲,也不要说有谁曾到过家里来。嫂子在宝生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嘱咐宝生一定记住嫂子的话!刚刚说完一伙军警便闯了进来,把嫂子和宝生带走了。原来大哥和嫂子都是地下党,大哥家是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站。 审讯官威逼嫂子说出组织的秘密,嫂子守口如瓶,但审讯官得意地说出了曾来过嫂子家人的名字,说他们都已经被捕,嫂子大为震惊。审讯官告诉嫂子,宝生因受不了皮肉之苦,把一切都招了,这令嫂子痛心不已。 牢房,宝生来看望嫂子,嫂子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不承认是他嫂子,并把宝生赶了出去。 宝生的精神崩溃了,变得心灰意冷,这时嫂子却又来看望宝生,她已经从内线得知,泄密的不是宝生,嫂子对自己误解宝生感到非常难过,请求宝生原谅,宝生握着嫂子的手告诉嫂子,他是为了她才挺了过来,为了不辜负嫂子对他的爱才替嫂子守住了秘密,嫂子将宝生紧紧地搂在了怀里。 嫂子牺牲了,在和嫂子诀别时,宝生发现了那个来找过嫂子的年轻军官居然就是行刑官。 宝生被释放出来,又见到了大哥,但宝生却不肯原谅大哥,觉得他对不起嫂子,执意不跟大哥回去,万般无奈大哥道出了原委:大哥和嫂子根本不是真正的夫妻,是组织上为了工作需要安排他们假扮的,大哥有自己的爱人,而嫂子也有自己的丈夫。宝生一下惊呆了,上前紧紧抱住了大哥。 宝生追问嫂子的丈夫在哪儿,大哥说这是组织的秘密,但他告诉宝生,正是嫂子的丈夫营救了他,用嫂子的生命把宝生换了出来,宝生顿时明白了,嫂子的丈夫就是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个年轻军官……
中国故事第6集:
《母亲的故事》 六0年底的一个下午,宝生在自己家里边啃着菜窝头,边看报纸。新闻的标题十分醒目:巧施增粮法,一斤面蒸出十斤馒头。 宝生的母亲拎着个破旧的旅行包出现在宝生的屋门口。这个年过半百,被打成右派 ,经过几年的劳动改造,第一批摘掉右派帽子的女人,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儿子宝生。但等着她的却是宝生的冰冷,面对母亲的热泪,宝生像陌生人无动于衷,他甚至看都不看母亲一眼,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还关上了屋门! 母亲愣住了。转瞬她看见了宝生啃了几口的菜窝头,破铝锅蒙满了灰尘,酱油瓶、盐罐都是空的……她急忙生炉子,做开水,又出去买油盐酱醋,想用她带回来的一点点面粉给宝生做儿子最喜欢吃的疙瘩汤。 母亲买东西回来时,宝生的门依然关着。水开了,她忙着灌水,暖水瓶炸了,滚烫的开水浇在了母亲的脚上。她喊宝生,没人答应,她瘸着脚推开了宝生的门,却发现宝生已经走了…… 一连几天,宝生都没有回家,母亲每天都给宝生理被子,灌烫壶暖床。 老同学阿芸到单位看望母亲,给了母亲一包饼干。母亲舍不得吃,一心想带回去给宝生,却被不拘小节的同事吃的只剩下两块,结果这两块饼干还从书包的破洞里丢在了回家的路上。母亲冒着寒风,瘸着脚,终于在漆黑的夜路上找到了那两块饼干,像捧着宝贝一样捧回了家。她发现宝生在她不在的时候回过家,她非常后悔自己没能在家等儿子,她把摔碎的饼干对起来,放在了宝生的枕头上。 母亲整理宝生房间时,无意中发现了她在改造期间写给宝生的信,一百多封,宝生竟然连一封都没有拆开扔在了一个纸箱里…… 宝生的姥姥(剧中称娘)突然来了,为了省几分邮票钱,娘没有提前通知母亲。娘给母亲带来了些家乡的玉米面、花生、红薯干和小咸鱼。心疼女儿的娘一心让母亲多吃些,但母亲推说不爱吃,都要给宝生留着。 娘患了肺病,但她没告诉女儿,只说要点钱。母亲把仅有的十元钱给了娘。 母亲上班去了,宝生依然没有回家,娘收拾房间时看见了那两块已经开始发霉的饼干,她舍不得丢掉,把饼干吃了;她还发现了宝生那一纸箱没有拆开过的信,似乎明白了什么。 娘把所有的信一一拆开、扎好,捧着那些信,她像是触到了女儿的心,也触到了另一个母亲的心。 母亲回来发现饼干不见了,她气急地责问是不是被娘吃了,娘才知道母亲是给宝生留的,娘懊悔不已。 娘拿出了那些信,谎称宝生一直珍藏着母亲的信,夸说宝生懂事,母亲顿时明白了娘的苦心,她假装毫不知情,把泪水咽到了肚子里,领受下了儿子的所谓孝心。 母亲不在家的时候,宝生回来了。娘对宝生说你妈一直夸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又说自己不识字,让宝生教教姥姥。当他看见姥姥拿的是母亲的来信时,宝生愣住了,但在姥姥的坚持下,宝生只得一句一句的读给姥姥听。读着读着宝生又不读了。姥姥盛怒之下,骂了宝生,打了宝生,强迫宝生把母亲的所有来信都读完。姥姥把宝生关进了屋。 母亲回来了,听说宝生在家时,她甚至不敢见宝生了。娘对她说宝生一直等着你呢!母亲将信将疑。宝生走出了房门,望着母亲,背诵着信中母亲的话:我真想变成一只鸟,飞回去看你一眼……可是妈不能变成鸟,妈要变成了鸟,谁来管宝生……终于,这对隔膜甚深的母子拥抱在一起,泪水流在了一起。 姥姥要回去了,一家人在火车站依依惜别。姥姥到走也没把自己得了重病的事告诉女儿,只是把检查剩下的钱还给了母亲。火车开走了,宝生要背母亲回家,母亲伏在儿子宽厚结实的背上,一股暖流涌了上来……
中国故事第7集:
《战友的故事》 七十年代初,宝生下乡的知青组。组长吴娟在追查一本丢失的书,但她拒绝说出书名,惹得大家纷纷猜想,宝生从吴娟的神情断定那肯定是一本禁书,他使尽坏招儿想从吴娟嘴里套出书名,结果惹恼了吴娟,被罚在家里做饭。 这天宝生和组里的女生吕琳赶着驴车去公社去买粮食,路上吕琳告诉宝生,吴娟丢的那本书是一本《计划生育常识》,原来队里分配知青组的女生到老乡家动员超生者去做绝育,宝生感到很是惊奇。并央求吕琳等那本书找到一定借他看一下。 买完粮食,吕琳说领宝生去一个好地方参观参观,结果把宝生带到了公社配种站,宝生有些尴尬,在吕琳的调侃下他和吕琳一起走进了配种站。两人尽情地参观了一番兴奋不已,出来后抒情了半天才突然发现停在门口的驴车早已经不见了,他们顿时慌了神,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只好沮丧地返回了知青组。好在驴车自己回来了,饲养员扣下些粮食作为惩罚,宝生和吕琳也被吴娟每顿饭罚去两个窝头。 宝生跟组里的男生讲起参观配种站的经过,弄得大家心猿意马,历来讨厌做饭的男生纷纷向吴娟申请,要求在家做饭,搞得吴娟大惑不解。 在吕琳、吴娟她们的努力下,一群哭哭啼啼的妇女被装上拖拉机,拉去公社做绝育手术了,吕琳望着自己几个月的“战果”,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绝育者的家属为报复上门滋事,在知青组大打出手,吕琳用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制服了闹事者,使知青组逃过了一劫。 因动员计划生育有功,村里决定奖励吴娟去做拖拉机手,不想吴娟却把队里的牛撞死了,队里要求知青组赔偿,这时吕琳挺身而出,动员知青组的人春节不回家过年,留下来给老乡演节目,以求得到村里的谅解,在吕琳的说服下,大家不情愿地留了下来。 大年三十,大家围坐在一起,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悲凉,吕琳为了逗大家开心,说出了和宝生去参观配种站的经过,然而大家却没有一丝的兴奋。一个男生拿出了吴娟一直在找的那本《计划生育常识》,承认是自己偷的,并把它还给吴娟,吴娟第一次表现出了宽容,答应把这本“黄色书籍”给男生传阅,可没有一个人去翻看。终于有女生忍不住凄凉,俯在男生怀里哭了起来,结果知青组里哭声响成了一片。这时宝生站了起来提议道,今天晚上我们就伙着过吧。大家惊异地望着宝生,宝生绝望地:我们实在是太寂寞了,我真的是受不了了! 吴娟同意了宝生的提议,男生和女生一对对流着泪水走到了一起,最后只剩下了宝生和吕琳,宝生缓缓地走向吕琳,拉起了她的手,半天吕琳望着宝生道:宝生,我们不是那配种站里的牲口。说完跑了出去。 所有的人都愣在了那儿,屋外传来吕琳凄厉的歌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大家跑了出去,只见吕琳站在房顶上对着荒芜的原野在声嘶力竭地唱着,大家一起跑上了房顶,加入了吕琳的行列……
中国故事第8集:
《同桌的故事》 七十年代末,宝生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他的同桌老李是来自农村的老三届,已年近四十。老李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优秀,令宝生非常钦佩,可老李却总是对宝生称自己就是一农民,因此常被宝生调侃为农民的狡猾。 性格怪僻的大龄女生林洁对老李充满爱慕,她追求老李的方法即神秘又有些可笑,对于老李和林洁的关系,同学们议论纷纷,老李对此却一直装傻卖呆。 老李每天晚上都会神秘地失踪,大家都以为他是在跟林洁幽会,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宝生发现老李根本没有跟林洁在一起。他屡屡向老李追问,老李却总是支吾其词,林洁对老李每晚的神秘去向也一无所知,并很是诧异。 校园里还有一道风景,这便是哲学系的一个三十多岁、气质高雅的女生,她整天穿着一件米色的风衣,怀抱一本书,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在校园里踱来踱去,宝生给她起了外号叫小若。小若似乎永远都若有所思地在校园里踱着,宝生对她这种此乐不疲的“表演”即鄙夷又好奇。 一天正在上课,一个农村妇女找到了课堂来,老李顿时变得非常紧张,农村妇女把老李叫走了,同学们纷纷议论这一定是老李在农村的老婆,林洁也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接下来老李便一连几天都没有露面,宝生在老李的床下发现了一盆没有洗完的衣服,宝生拿去替老李去洗,结果在老李的衣服上发现了大片的血迹。宝生顿时紧张起来,他把事情告诉了林洁,林洁也开始为老李担心,并嘱咐宝生一定不要把这事告诉任何人。 就在这时,一直在校园里踱步的小若也不见了,林洁告诉宝生,小若已经退学了,宝生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小若把心思都用在装模作样的表演上。可林洁告诉宝生,小若是考上了美国哈福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是美国最为著名的教授,小若是他招取的唯一一个亚洲学生。宝生大为震惊,不禁对小若刮目相看。 晚上,老李依然没有回来,突然有人跑来说学校后面的铁路上有人自杀了,而且是学校的学生,一种不祥地预感笼罩着宝生,老李出事了!同学们都跑去看,宝生却没有敢去,林洁来了,告诉宝生自杀的是小若,这使宝生既感惋惜又感到大惑不解。 老李出现了,人一下苍老了很多,宝生追问老李这些天去了哪儿,老李告诉宝生,他的儿子死了,死于一种急性出血症,老李对于儿子的死痛悔不已,说自己太想把失去的十年都补回来,太想发奋学习报效国家,而把儿子的病给耽误了。他拿出一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照片,宝生一下愣住了,原来老李的爱人居然是小若,而老李对小若自杀的事还不知晓。一个同学闯了进来,告知小若自杀的消息,老李顿时惊呆了。 老李以前种种神秘的举动以及小若的死因被一层层揭开了,宝生看到了老李这一代为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他害怕老李会从此垮掉,可老李对宝生说,他们这一代人经历的磨难太多太多了,没有什么事情再会让他们倒下。 老李也要走了,他被北大破格录取为研究生,老三届这个特殊的群体对宝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坚定他了发奋报国的使命感。

中国故事第9集:
《朋友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的照相馆,作为照相师的宝生,忙碌着给各式人等拍着照片,一个三十八、九的女人引起了宝生的注意。她叫李建,穿着发白的旧军装,扎着两个小刷子,显得很不合时宜,李建始终对宝生拍出的照片不满意,宝生只得一次又一次地给她重拍。 一天,李建又来了,碰上几个十八九的孩子来拍送同学参军的合影。李建见穿着新军装的男孩子没系风纪扣,就上去给他系上,结果两人冲突起来,男孩盛怒之下,将风纪扣扯掉了。 第二天,李建从自己家里拿来了一副红布包裹的风纪扣,说要给那个男孩子送去,宝生感觉李建的精神有些不太正常,便随便编了个名字告诉了她,没想到李建真的按照宝生给她的名字去寻找那个男孩,费尽周折也没有找到,最后宝生于心不忍,才把男孩的真实姓名告诉了李建。 李建终于找到了那个男孩子的家,但男孩已经到部队去了,李建伤心不已。 李建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来拍着照片,却又一次一次地不满意,令宝生头痛不已,在一次照像过程中她和宝生争执起来,她对宝生讲述了那付风纪扣的故事,原来那付风纪扣是李建男朋友的遗物,从李建讲述的悲壮的故事中,宝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逐渐理解了李建那难以释怀的英雄主义情结,也明白了李建一次次照像的原因,不禁对李建肃然起敬。 宝生和李建成为了朋友,最终他终于给李建照出了一张令她满意的照片,那是仿照 向秀丽的样子照的,李建望着被宝生陈列在橱窗里的照片感慨万千,宝生告诉李建,英雄又回来了……
中国故事第10集:
《哥们的故事》 晓东和宝生都是足球迷,他俩一起看球赛,一起在海滩上踢球,但晓东更真诚更执着更狂热。他盼着中国队能踢进世界杯,他要解决临门一脚的难题,他为了中国队的每一个胜利狂欢,他甚至一遍一遍的练习球员进球后蒙头狂奔的庆祝方式…… 一天,晓东比赛胜了,得了个小奖杯,蒙头狂奔时摔破了头。他想让宝生分享胜利的喜悦,宝生却有些不以为然,两个好朋友吵崩了,闹了个不欢而散。 宝生半个月没见到晓东了。李斌告诉他晓东得了绝症,瞒着所有的人去了张家界,想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宝生骂自己,不该和晓东吵架,他发誓要找到晓东。 晓东突然又回来了,两个好朋友面对大海谈了好久。晓东不相信医生说的自己只能再活三个月,他要等着中国队世界杯出线,他要和死神较量,他一定要活到明年春天! 晓东终于住进了医院,而且病情发展很快。他让宝生在病房里贴上新一年的足球挂历,每过一天就在日期号上画个红圈,还说到时候让宝生送他个大奖杯。宝生心里有说不出酸楚。晓东越来越虚弱,但他依然十分乐观,每场球赛的电视都得看,还让宝生练习蒙头狂奔的庆祝方式。 画日期的红线向前延伸,晓东的生日到了。他让宝生给他张罗庆祝,要比平常更隆重。蛋糕摆好了,蜡烛点燃了,晓东许了愿。晓东把切好的蛋糕捂在宝生脸上,宝生也把蛋糕捂在晓东脸上,都成了小丑,大笑,狂欢,晓东好象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晓东连画日历的力气也没有了,可宝生又不忍心去画。晓东说,不是画一天少一天,而是一天天走向胜利! 晓东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红线艰难地向前延伸,红线终于冲过了立春。宝生轻轻对晓东说:你胜利了!晓东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我赢了!宝生真的送过一个大奖杯,真的用晓东最喜欢的方式庆祝---蒙头狂奔! 心脏监护仪的显示变成了一条直线,晓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灿烂的朝霞把海面染成壮丽的金黄色,一辆红色的吉普车在海滩上飞驰。宝生站在车里,高举奖杯,大声朗诵起晓东生前最喜爱的诗———青春万岁!
中国故事第11集:
《父亲的故事》 九十年代,一天,宝生的女朋友徐晓下班回来,发现门口蹲着一个男人,样子有些怪异可怕,男人称自己是宝生的父亲。徐晓顿时警觉起来,因为宝生的父亲很多年以前就已经死了,徐晓称宝生去外地出差,将男人打发走。 男人的出现使徐晓深感不安,在她的追问下,宝生道出自己父亲并没有死,而是多年以前离家出走,在宝生跟父亲之间有着极深的裂痕,宝生发誓一辈子不要再见到父亲。 徐晓按照男人留下的地址找到男人,弄清他果真是宝生的父亲,但已经再婚,这次是来看病。父亲对徐晓极为不满,认为是她挑唆宝生不来见他,且出言粗野,最终他们不欢而散。 徐晓劝说宝生去看望一下父亲,但宝生坚决不肯,无奈徐晓以宝生的名义给父亲送去了一万块钱,但父亲却不领情,说他不要钱,只要见他儿子!父亲的爱人却说儿子来不来无所谓,只要送钱来就行,还说钱不够,要徐晓再送一些来,父亲当着徐晓的面跟爱人大打出手,搞得徐晓很是尴尬。 父亲爱人找上门来,叫宝生再拿出些钱来,这使宝生非常恼火,认为父亲完全是为钱而来,他告诉父亲爱人,别想再从他这儿得到一分钱!而父亲爱人也毫不让步地告诉宝生,说下天来那也是他父亲,他管也得管!不管也得管!她告诉宝生,他父亲得了尿毒症,要么进行血液透析,要么换肾,而所需的费用对于宝生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她跪在宝生面前,称宝生如果不答应出钱,她就一直跪下去!宝生最终答应去见父亲。 宝生和父亲见面了,父亲依然故我地粗野,对过去没有半点的悔意,并口口声声称是宝生老子,教训宝生不该忘恩负义,这使得宝生非常厌恶,他对父亲说自己可以摘一个肾给他,但他告诉父亲,因为他是父亲,所以他才会捐肾给他,也因为他是父亲,他才永远不会原谅他。 宝生很快办理完手续,父亲住进了医院,他自豪地向医院的人炫耀自己儿子要为自己捐肾,并告诉宝生,多年不见,他攒了许多话要对他讲,但宝生拒绝和父亲住在一个病房,这激怒了父亲。住院期间父亲一次次蛮不讲理地纠缠宝生,并说宝生为他捐肾根本就不情愿,干脆回家去得了,父亲的话深深刺痛了宝生,招来医院上下的反感。 手术前夜,父亲再次来到宝生病房,告诉他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宝生把父亲赶了出去。 宝生被推上了手术台,手术即将开始时,父亲却突然失踪了,而且什么都没有留下,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宝生决定回去寻找父亲,就在宝生准备动身之际,父亲爱人打来电话,她告诉宝生,父亲已经去世了,临终前只说了一句话,他死而无憾。宝生脱口叫了声“爸!”再也抑制不住的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