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报告网整理的2014年化纤行业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如下。
中国加入WTO,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外纺织市场需求快速扩大的形势下,化纤工业连续7年出现了近20%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纺织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我国化纤总产能已达到2712万吨,总产量达到240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7%,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化纤生产大国。近几年,我国化纤工业仍高速发展,化纤产量高速增长。我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珏洲8日表示,纺织业十三五规划已正式开始前期调研。化纤尤其是特种纤维有望成为十三五规划重点之一。

全球纺织原料依赖化纤的形势愈发明显。在今年,不仅棉花产量与种植面积双双下降,而且毛、麻、丝作为小众原料表现得更加边缘化,化纤以其价格优惠功能多样,受到市场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国服装进口中合成纤维材料已经超越棉制品,这对于化纤行业的未来是积极信号,表明化纤已成为实至名归的主流材料。我国作为化纤第一大国,对于全球化纤行业的动向具有主导作用。这一地位在我国纺织产业健全的优势下还将巩固。
2014年化纤行业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
2014年是化纤行业深度调整的一年,首先产量增速在今年延续下降趋势,投产热情也有所降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国内化纤产量4032.2万吨,同比增长6.2%。而2013年1~11月,我国化纤产量为3775.92万吨。另外,近10年来,化纤行业利润率波动较大,最高值2010年高达7.16%,今年上半年却只有2.81%,没有达到10年来的平均水平。
各子行业分化明显。涤纶因为产能较大,虽然走势有好转迹象,但是综合开工等因素考虑,压力依然较大;粘胶行情走势不佳;氨纶行业虽然市场行情不错,但由于一直保持较高开工率,因此库存上升趋势明显,再加上各地投产消息不断,上升态势已经见顶。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的统计数据,我国2014年1~10月涤纶纤维产量为2941.11万吨,同比增加7.36%;1~9月份进口涤纶纤维短纤9.97万吨,出口66.31万吨;进口长丝8.87万吨,出口123.80万吨。整体来看,涤纶行业走势较为平稳,呈现上扬态势,显示我国涤纶纤维产业的市场需求依然比较强劲。
今年表现抢眼的氨纶产量大幅提升。我国2014年1~9月份氨纶纤维产量为35.93万吨,同比增加11.94%;1~9月进口氨纶纤维纯氨纶1.50万吨,出口3.19万吨。
锦纶市场回暖缓慢,但是新上产能不少,产量增长依旧过快。我国2014年1~10月锦纶纤维产量为205.8万吨,同比增加12.6%。
粘胶行业今年产量增速下滑,在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棉花政策的影响下,1~11月我国粘胶短纤产量288.52万吨,同比增长仅为2.9%,而去年同期产量增长达到21.2%;粘胶长丝产量24.73万吨,同比也仅增长1.1%。粘胶行业处于消化产能阶段,再加上今年浆粕反倾销案的终裁结果出炉,行业整体形势不佳。
开工方面,化纤主要子行业情况差异较大,和去年相比,今年开工负荷分化更加明显。涤纶长丝开工率在二季度恢复到接近80%,属于一般水平;氨纶行业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的开工率基本也位于80%以上;涤纶短纤和锦纶行业相对较差。
发展方向
差异化、功能型产品在今年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表明技术含量高,提升消费者穿着体验的产品生命力强;另外,化纤企业品牌化发展不断强化。随着技术创新与依靠品牌意识的提升,化纤行业将呈现出更多个性化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