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青岛保时捷女销冠牟女士在社交平台晒出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一男子在群内转发牟某文照片图文并搭配不雅视频,对其侮辱,后被查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之规定,决定给予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



此前报道
近日,青岛保时捷销售中心的工作人员牟女士在社交媒体上称,近期发现由AI恶意合成的虚假视频和不良视频,对其进行诽谤和侮辱。她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坚决追究所有涉案人员的民事及刑事责任。”
据报道,牟女士今年34岁,曾于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卖出170台保时捷,两次成为保时捷年度销冠。今年9月,她再度成为保时捷月度销冠,登上热搜第一。
10月9日,牟女士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收到了网友发来的“不合适的内容”,已将其拉黑,同时公布了涉及不雅内容的聊天截图。
10月10日,牟女士通过社交媒体公布了自己在派出所处理相关事宜的照片,配文称:网络上出现大量利用AI技术恶意合成的虚假视频以及跟面部侧脸局部相似的不良视频,对她进行诽谤和侮辱,甚至肆意传播,泄露她的电话以及微信号,已对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牟女士还表示自己遭遇了骚扰电话“轰炸”,出示的通话记录截图显示,16时41分至17时53分之间,手机接到多个骚扰电话,微信也收到许多不明的添加好友申请。
AI换脸换装
或涉嫌刑事犯罪
近年来,“AI换脸”走红网络,一些“AI换脸”的App使用明星的图片制作换脸视频进行推广,其趣味性背后暗藏不少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
明星刘昊然就曾在2021年8月26日发博打假,控诉网上流传的某淫秽视频为AI换脸技术伪造,并向警方报案。

专家表示,在《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当中,特别强调,明知他人实施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不能够为他提供技术支持,如果情节严重,还会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刑事犯罪。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中也提出,要对深度合成技术应用提出规范。


AI换脸乱象频现如何治理?
AI换脸技术的滥用,不仅是对受害人个体的侵害,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践踏、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清朗的网络空间的挑战。我国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对于利用AI换脸制作淫秽视频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行为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针对AI以假乱真、虚假信息泛滥、破坏网络生态等问题,我国目前已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对内容造假者和传播平台的法律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近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重点解决“哪些是生成的”“谁生成的”“从哪里生成的”等问题,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对此,相关服务主体应建立健全AI内容审核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的AI换脸作品。同时,明确技术使用规则,要求使用者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公众则需提高对AI换脸技术的认识和风险意识,在网上发布照片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发现不法行为时第一时间报警。治理AI换脸乱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行业自律等多种方式,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红星新闻、法治日报、广东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