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昨天公布的《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上海信息服务业的经营收入力争达到600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要达到6.6%。一般来说,占GDP比重超过5%就可成为支柱产业。信息服务行业分析,目前,包括硬件制造、软件、信息服务在内的信息产业是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
上海信息服务业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翻番增长,并成为本市新的支柱产业。在昨天举行的“上海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活动周”开幕式上,政府主管部门介绍了相关情况。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上海将充分发挥创新的驱动力。例如,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上海软件产业R&D经费支出要占产业收入的10%以上,年均增长30%;将着力吸引各层次的人才,预计5年里,新增从业人员60%以上,相当于每年新增4万个就业岗位;将支持企业做大做强,5年里,要将该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增加50%,将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数量增加1/3。对各个细分领域,上海提出,将重点发展高端软件、互动娱乐、生产型和专业信息服务业。同时,到“十二五”期末,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服务业也要形成200亿元的产业规模。
上海提出这一目标是有底气的。过去几年,即便是受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本市信息服务业的增长也一直保持在高位。最新行业分析统计表明,今年前三季度,上海信息服务业同比增幅达到19.2%,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既定目标应无意外。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信息服务业的目标是年均增长20%左右,基本上相当于每4年翻一番。事实上,在“十二五”规划中,到2025年,上海信息服务业的规模还将再翻一番,达到1.2万亿元。
更多信息服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信息服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