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不会被淘汰,目前只是处于发展周期中的间歇性调整。
对于2025年钢材价格的预判,2025年是钢铁供应和需求两端的重要转折年,而2025年将会继续维持供需端双降的趋势,因此价格的走势就取决于供需两段下降的速度如何。
2月17日,商务部召开发布会,通报2025年1月份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商务部发言人表示,钢铁产能过剩是个全球性问题,中国钢铁业总体产能增长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市场竞争和环境压力等自发调节机制已促使一部分产能退出。

钢铁产能过剩是个全球性问题,中国政府和业界始终高度重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的工作,经过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
虽然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是不足以抵消需求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铁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境地。
截至2月17日,34家上市钢企共有30家预告年度业绩,其中首亏的高达17家,即有一半的上市钢企由盈转亏。此外,全年增亏的有韶钢松山和八一钢铁2家,扭亏的仅有山东钢铁和凌钢股份2家。
其中,酒钢宏兴去年预亏69.6亿元,位列上市钢企预亏额之首。
去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严重等因素影响,钢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钢材售价与成本严重倒挂,自有矿山成本优势渐失、运输物流成本较高、人民币贬值造成的汇兑损失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了经营效益大幅下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钢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国内大中型钢企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而上年为盈利225.89亿元;另外,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2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
钢铁、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产能仍在持续释放,然而全球经济复苏迟缓,需求下滑仍是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钢铁行业能否好转更多地要看供给侧收缩的情况。
2025年是中国钢铁涅槃的开始,随着近年来国内钢材需求下滑,中国钢企的钢材出口量呈增长趋势,相关国家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也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