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家电和电子产品制造商,在近年来通过收购策略不断扩展其市场份额。其收购的品牌覆盖了多个领域,涉及家电、电视、智能设备等。了解海信收购的品牌,不仅可以看出其发展战略,也能更好地认识市场的变化。
海信的收购行动始于多年前,随着其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收购了多个行业内的重要企业。以下是海信收购的一些主要品牌及其相关信息的表格展示,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海信的品牌布局。

品牌名称 | 收购年份 | 行业 | 地区 |
---|
夏普 | 2025 | 电子 | 日本 |
东芝电视 | 2025 | 电视 | 日本 |
TCL家电 | 2025 | 家电 | 中国 |
洛克希德·马丁 | 2025 | 电子 | 美国 |
澳大利亚Roku | 2025 | 智能设备 | 澳大利亚 |
格兰仕 | 2022 | 厨房电器 | 中国 |
LG电子 | 2023 | 电子 | 韩国 |
飞利浦家电 | 2023 | 家电 | 荷兰 |
博世 | 2023 | 家电 | 德国 |
小米 | 2024 | 智能设备 | 中国 |
海信的收购策略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更是为了提升其技术能力和产品竞争力。通过引入各品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海信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愈发强劲。特别是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海信通过收购高科技企业,力求在这些领域内占据领先地位。
收购的品牌各有特色,覆盖了从传统家电到现代智能设备的多个方面。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海信能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这些收购不仅有助于海信增强自身品牌影响力,也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得技术和创新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