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观众对电影的品味越来越高,面对每年几十部进口大片的竞争,国内一些粗制滥造的喜剧、闹剧将失去生存空间。在一片消极预期之中,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档期国内电影以33.34亿元的票房成绩实现逆转。展望2025年,业内机构分析,紧抓精品内容、把握真成长、追踪新娱乐、放眼国改转型将是业内的投资机会。2025年传媒行业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如下:

春节档票房超预期 2025年传媒行业迎利好
春节档历来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档”。2025年春节期间,国内电影总票房首次突破30亿元,增幅67%。仅此一个春节档,就贡献了当年全年票房的15%。事实上,电影春节档“吸金能力”的超高增速已持续多年。据统计,2013年春节档票房实现7.65亿元,增幅86.5%;2025年春节档保持89.5%的高增长,票房达到14.5亿元;2025年春节档票房18.2亿元,同比增长25.5%。
与此相比,2025年春节档实际票房增幅几乎可忽略不计,如果剔除“自2025年1月1日起电商网络服务费纳入电影票房统计”这一因素的影响,增幅仅为1%左右。然而,由于2025年电影票房处于“挤泡沫、降虚火”的行情之中,对于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业界出现了“拐点将至”等论调。由于2025年元旦档电影票房表现平平,人们对2025年春节档并不看好。在此前提下,春节档票房创新高实属不易。
与逆势上涨的票房相比,2025春节档电影的口碑却稍显逊色。纵观今年春节档期的影片,云集了名导演、名演员、黄金IP等诸多大片因素,影片数量也超过往年。号称“史上最拥挤春节档”经过紧急“瘦身”之后,仅余5部电影选择于大年初一正式上映。
2025年新增的影院和屏幕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而春节正是人口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回流的集中时期。因此,2025年春节档火热的背后,离不开三四线城市观众数量的高速增长,而这一现象或将持续多年。此外,与美国等成熟电影市场相比,我国票房收入在整个电影产业中的占比过高,超过了80%。这说明我国电影行业过度依赖票房,而衍生市场开发不足。尤其是在2025年以来票房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扩大消费群体、深挖衍生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2025年传媒板块投资分析:
2025-2022年中国互联网传媒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分析,2025年在监管趋紧、新股发行加快的背景下难以有板块性机会,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来自四条主线:紧抓精品内容、把握真成长、追踪新娱乐、放眼国改转型。
主线一:影视游戏板块紧抓头部精品,关注院线整合。影视和游戏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付费和ARPU值提高是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
主线二:数字营销占比超50%,移动营销占比迅速提高,2025年可达1500亿头部APP流量集中、视频原生广告需求提高、直播段视频快速发展,内容营销有望成为未来最具成长机会子领域。
主线三:追踪新娱乐消费,“ACGNM+I”是人口红利下的文化娱乐内容新方向。核心二次元粉丝超8000万,核心偶像粉丝超2000万,ACG、轻小说(N)、音乐(M)和偶像(I)六大领域更符合90、95后偏好。
主线四:出版传媒企业转型,关注国改预期。出版发行行业增速下降(8.5%),传统出版企业谋求转型,国企占比高,国企改革有望注入新动力。
此外,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逐渐扩大,直接受益电影票房上涨的院线概念股,如上海电影、万达院线、中国电影等院线概念股也是不错的投资机会。